秦俊在刚工作不久的一九八五年,就创作出歷史小说《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合著),在《南阳日报》连载半年,报纸印量由此大增。《乱世枭雄》改编成电视剧《别廷芳传奇》后,获得高度评价。秦俊的多部小说,都先后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反响良好。
歷史为现实服务
史誌界有句顺口溜:得志不修誌,修誌不得志。秦俊却热爱修誌,并数次放弃做官的机会。他说:“当官固然比修誌荣耀,再荣耀也是过眼云烟。真正能给后人留点东西的是歷史,是文化。万里长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变成了歷史遗迹,变成了文化,若非如此,它仅仅是一道城墙而已。地方誌既是歷史,又是文化,事关千秋大业,我放?千秋大业不去追求,去追求过眼云烟,那才叫真傻!”
秦俊善用誌书为工作服务。南阳要去沿海招商,秦俊夜以继日编写出了《南阳土特名产》;南阳在郑州搞旅游推销,秦俊一个月编辑出《南阳旅游大观》,后又编纂出版了约一百五万字的《南阳百科辞典》、《南阳名人》等,这些书成了南阳赴外招商、推介旅游的必备书。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渠首地,在国家调水办专家组来宛勘测时,秦俊与史誌办同事及时向市政府及专家组提供了翔实的宋代漕渠路线图(南阳至开封)和水利工程的资料。现在南水北调干渠基本?合古代的路线。
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习仲勋是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其祖籍地在南阳邓州十林镇,清末因战乱匪扰,其祖父携全家逃荒陕西富平县。秦俊经过多方艰难採访,写出了《习仲勋情繫祖居地南阳》一文,追溯这段史实,引起了习仲勋秘书、时任中国管理科学院院长曹志斌的关注,专程赴河南会见秦俊。
秦俊听到美籍华人邓美林来邓州访问时,曾讲到邓小平的祖居地是邓州,他抓住这一线索,指导邓州编写邓氏族谱,通过南阳残联代表赴京开会时拜访邓朴方,得到了邓朴方和邓小平家人的认可。
一九九九年,韩国丁氏宗亲会的秘书长丁炳泰来到南阳寻亲无获。秦俊得知后,经过多方查阅资料,把韩国丁氏的祖根确定在唐河县的大河屯。为此,韩国丁氏很感激,邀请秦俊等人到韩访问,又向唐河捐赠二十多万元。
“小说是地方誌的儿子。”这是秦俊常说的话。许多人认为修史枯燥无味,可秦俊从中找到了欢乐。
小说是地方誌儿子
秦俊毕业于河南大学歷史系,他在学校时,就对南阳楚风汉韵秦声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时他有留校和到省教育厅工作的机会,他毅然放弃,回到家乡投入渊深岳峙的地方史学研究。他不愿看到家乡丰厚的歷史和人文资源闲置浪费,在修编地方誌之馀,他以民间的视角,民间的思维,审视和发掘歷史题材,依次创作。他的小说均取材于南阳本地古代和近代发生的歷史事件,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大背景,以博学的文史知识,厚重的综合积累,先后创作完成了《乱世枭雄》、《落第状元》、《奇侠樊钟秀》、《光武帝刘秀》、《汉宫残阳》、《汉武大帝》、《汉高祖刘邦》等长篇歷史小说,引起史学界和文学界广泛关注。
秦俊在修誌中寻找创作源泉,他的创作资料就来源于地方誌,来源于当地的风情传说,其小说可以说是修誌的拓宽和延伸。有记者问:就创作和修誌来说,你更看重于哪一方?秦俊朗声回答:地方誌。他见记者面现困惑,调侃道:小说是儿子,是靠吮吸地方誌的乳汁长大的,地方誌是母亲,中国自古有?尊老的传统,我当然要看重母亲了。这是其一;其二,小说数不胜数,真正流芳百世的有几部?而地方誌则不同,写一部流传一部。
鉴于在修史修身,立言立人等方面的贡献,秦俊于二○○五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南阳此地多英豪
南阳处于国中腹地,“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诗经》描绘过她的楚地风雅,李白吟咏过她的汉时繁华,南阳自古巍然大观,南阳人民雍容自信,南阳文风渊源,领导关怀及创作氛围,都如无尽缘分,形成了秦俊创作的外因,他沉浸家乡丰厚的歷史和人文资源,不可自拔,以民间的视角审视和发掘歷史题材,钻进故纸堆,最大限度地佔有文史资料,然后用自己深厚的歷史功底和过人的文学天分来发酵,通过笔尖汩汩流淌向纸背,形象鲜活地走向读者,先后创作完成了十数部长篇歷史小说,引起史学界和文学界广泛关注。
他的小说均取材于南阳古代和近代发生的歷史事件,挖掘一个个南阳歷史风云人物,同时他对南阳民情风俗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堪称巨幅城乡风俗画卷。书中的百业生产、阶层格局、婚丧嫁娶、节庆风情、衣食住行、语言特色等的描绘,都很生活化,家乡人读了不但有亲切感,而且增长了不少见识,能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和审美上的享受,这些鲜明的地方色彩,与他长期在对地方史的研究中,磨练出来的锐利眼光是分不开的,他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不落窠臼,读过他作品别有感受,是特有的南阳味、秦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