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李海燕与她的爱人双双辞去服装厂技术员的工作,创办了周口市第一家民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周口海燕技校。当时的办学条件非常艰难,首批才收20多名学员,每人18元学费,她既当教师又当采购员,白天黑夜连轴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她忙得很少有时间按时吃饭,不分白天黑夜,以致于血压高了又低,低了又高。就这样,20多年过去了,学校已从过去“私塾”似的专业班,发展成为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教职工300多人,常年在校生8000多人,集高、中等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一体,开设机械加工、信息工程、经济管理等20多个系别和专业的国家统招普通高职院校。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以安置毕业生就业为动力、以职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脱贫为目标”的民办职教新路。
周口市沈丘县莲池乡邹营村的邹秋莲,从小父丧母嫁,跟随年近八旬的奶奶生活,就因交不起学费小学就辍学下田了,长到14岁,还没穿过一件新衣服!一天,祖孙俩听到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的扶贫培训基地,来校学习可以享受国家的扶贫补贴后,老奶奶流着泪带着乞求的口吻问:“俺不愿孙女受一辈子苦,想趁俺还顾得住自己,让她来这儿学个手艺好挣钱,不知中不中?”听了老奶奶的一番话,李海燕校长心都酸了,她不但按照扶贫政策免去邹秋莲的全部学费,每月还发给她一定的生活补贴费。无论工作多忙,李校长都要抽空到宿舍看望这位苦命的孩子,及时解决其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为此,小秋莲感动得哭了多次,她说:“我一定学好本领,决不辜负校长和老师对我的期望”。毕业进厂时,李校长还给了她300元生活费。现在小秋莲在东莞联业服装厂工作,月薪2900元,他们祖孙的生活得到明显地改善,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李海燕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于2001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创办的学校也被评为“国家重点示范性学校”、“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对李海燕的办学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原标题:李海燕:民办职教 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