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士徐本善,后来成为武当山道总,他擅长“九宫八卦掌”,传有“太和剑”(武当单剑)、“武当太极拳”“龙门十三枪”“玄武棍”等拳械。
宋一铭的弟子有宋唯一及陈世均等人。宋、陈均精“武当剑法”,传徒有张襄五、李景林、郭岐凤、周汉民。李、郭、周三人精“武当剑法”,武术界称之为“武当三侠”。李景林少习儒,壮从戎,后出任高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及山东国术馆馆长等职。1930年日本剑道来华访问,拜访了李景林,并曾与周汉民比剑,武当剑法从此名声大噪。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我国武术代表团在会上表演“武当剑”赢得国际体坛赞赏,自此“武当剑”名扬海内外。
张襄五隐居西安,其武当剑法公传杨荣藉一人。杨不公精通武当剑法,而且对武当太极拳等术亦很精通,杨荣藉秉承师尚,长隐闹市,能窥其术者屈指可数。
武当三侠门下桃李满园,知名者有郑怀贤、陈撄宁、褚桂亭、黄元秀、杨奎山、李天骥、李英昂、叶大密、王希奎、蒋浩泉、蒋玉坤、裴锡荣等。1938年黄元秀撰写了《武当剑法大要》,1944年又撰写了《武当剑法笔记》,从此武当剑法传播日益广泛。
此外,武当山龙门派道人李合林传有《武当太乙五行拳》,金子 先生继承了此拳。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后,曾设置“武当门”、“少林门”,对武当拳法的传授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武当拳的传播,先是由武当山传到陕西,然后再传至浙江的温州、宁波一带,整个传播路线是由北而南,因此所传歌诀中有不少带有北方方言口音。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当武术界曾对革命作出了贡献。
1931年5月,贺龙率红三军进驻武当山,武当山道总徐本善亲率紫霄宫在庙道人五十余名迎至东天门外。并亲自部署安排,将紫霄宫西宫院辟为红三军后方医院,父母殿之西偏房为红三军司令部办公地点,还指派弟子数人暗中保卫贺龙和协助医疗,护理伤病员。
徐本善十分敬重贺龙,与贺龙结下了忘年之交。当时红三军的粮食、弹药、医药供给比较困难,徐本善总是尽力设法予以解决,曾组织道人采草药,以补后方医院之不足;又曾带领弟子连夜赶赴老河口,配合红三军截获国民党五十一军子弹五十余木箱。贺龙对此十分感激,临别时赠对联一幅,嵌入“伟樵紫霄”四字,以表颂赞之情:伟人东来气尽紫 樵歌西去云腾霄。
武当武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丰富的内容。张三丰在研究太极、阴阳、八卦原理的基础上,创立了武当拳。细察其拳理,皆与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密切关联。运行变化,相生相克,既对立又统一。张三丰将道家练功上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术融于拳理之中。“丹田”是道家首先提出来的。《黄庭经》云:“所有黄庭,下有关无,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长存。”所谓“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意即指此。武当拳法的刚柔相济,以身领手,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正是其菁华所在。
武当拳术孕育了武当功法,武当功法使武当拳术光彩倍增,在长期的武术发展过程中,拳术和功法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相辅相成,相映相辉。历尽众多内家拳师之心血一,武当秘功终于和拳术一样崭露头角,拳献于武坛,流传于世间。
武当道总徐本善,号伟樵,河南省杞县人。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少年时曾陪从父亲朝拜武当真武帝,谒遇真宫。对于武当的道术、炼丹、武术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对传说中的武当祖师张三丰之仙风道骨,品格脱俗,道德崇高,灵化元妙极为敬仰和推崇,从小就深深地埋下了弃世出家的种子。年及弱冠那年孟春,他只身出游,经南阳等地入武当山,决意入道,遂拜武当龙门派五复邈、刘复空为师,赐号为武当山乾乙真人。
徐本善入道后随师诵经,闻过不忘,记忆力极强,被师兄弟们视为奇才。他身材不很高,体态略为孱瘦,但他为人刚正不阿,性情忠厚,极为义气。由于他具有这些优秀品质,加之其博闻强识,谦虚好学,深得众师的宠爱。
徐本善出家数年后,澄心定志,抱无守一,存想专精,修炼坚定,济贫扶困,与物无私,颇得道家真谛。众师们经过长期考察,开始传授其武当功法。其中明了真人特别偏爱徐,把徐纳为自已的关门弟子,授之以武当内功及武当拳械等。由于武当一派在授技艺时极为严密,数年间竟无人知其身怀绝技。
明了真人为将徐本善培养为一代道总,对其要求甚严,严令徐本善一生不得与宴,不准亲近女色。并告诫弟子曰:“武术者,击技之术也;武术者,苦术也。”明了真人让其先练志、练胆、练性、练眼。终年闻鸡即起修道练功,黑夜里以燃香计时,令徐夜行山路,并限时往复;有时亲领其夤夜入深山老林,他却出其不意,消然匿迹,任弟子在荒山野林的无人之境中听任虎啸狼嗥;在道观,则令徐本善苦练独木桩、九宫桩等功法;在山崖前,严格训练其飞檐功、内丹功、外丹功;于密室中悬沙包,标明码号,发令击打不得有误,使其沙包功夫大增;在旷野令其双臂套入数十枚铁环,用甩臂等方法击打目标。使其铁环功成为一绝。徐本善从师学艺十数载,习得上乘武功,但也从不轻易外露,更不仗技凌弱。
清光绪已丑年(1889)徐本善领命为监工,兴修武当升神道。 武当山原有古神道,因年久失修,香客人众攀登艰难,常有落崖丧生致残事件发生,徐本善身为监工,与民工和衷共济,每遇险重活,他身先士卒,劲不少使,汗不少出,深得民工们的爱戴。襄阳府道尹熊斌对其十分赏识,新路竣工后,徐本善被襄阳道尹亲命为武当山全山道总。从此,他更是奋发砥砺,志存高远,他要求全山道人为修缮武当道观而克勤克俭,并严格恪守道之清规,按榜律戒条办事,求贤若渴,任人唯贤。他自已以身作则,赏罚分明,使武当山道风为之一新.他每日起床很最早,睡得最晚,自知任重道远,没有健壮的体魄,宏图大志就难以施展,故每日练功,从不间断,即使行路也是左手抱日月,右手甩乾坤,举止和缓,呼吸自然,以求内功之纯精.人们常道他行踪古怪,殊不知他乃功底精深,含而不露的高人.
清宣统已酉年(1909)初,到武当山朝山的香客每日数以万计.徐道总为了将紫霄宫"十方丈"扩建,与"紫霄大殿"两廊偏房连成环廊大院,而在"十方丈"后备齐大批木料.一天,均州器川香客会众二百余人,无故在"十方丈"的后院内滋事.其会首带头,自恃手下六十余众精通拳脚,出言污秽,蛮横无理.先由紫霄宫知客道人出面化解,继之监院又来劝说,哪知歪风不息,邪气反而上升.徐道总见状,即亲自与会首交涉.闹事者不愿言和,欲以武力相见.徐道总规劝再三,无赖们还是胡搅蛮缠,惹得道总怒发冲冠,说声"好"!跳出圈外,大喝一声:"谁敢上来!"接着便在宫中将那五米长的梁木舞了起来,如戏耍拨火棍一样轻灵.那闹事的六十多人哪见过这情景,早已被慑服,个个吐舌缩颈,扑通跪倒在地,恳请道总息怒.自此,武当道众及附近百姓才知晓徐本善武功绝伦.
国事日非,徐本善深虑武当被乱匪骚扰而无人护卫,有意挑选一批忠厚的道人授之以各种武功,组成一支守护武当圣地的劲旅,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愿望久久没有得到实现.但徐道总并不甘心武当绝技的失传,精心地教授了李合起,冷合斌,梁合奇,水合一,李合林等几个得意弟子,其中尤以李合起为最.老道总带弟子习拳练功,偶尔也被一般人所见,但所见的仅是练的拳套,只见他们练拳轻飘圆活,无声无响.而在练起武当秘功时却是相当严密的.若偶碰见未准许习拳的道徒来观看,他即严加制止,连留步观看也是不允许的.由此可见,武当秘功的传授由于单传和道规的清严,一般鲜为人知.后来形意门大师傅剑秋遨游天下,专访武当,与徐道总一席深谈,两人相见恨晚结为挚友,并连日交流拳功心得,切磋武艺,自此,武当秘功才由傅剑秋辗转传向外界.
徐本善德高望重,对待一般浪浮弟子,总是规劝其改邪归正,教育再三而不思 悔改者,被老道总碰见,或被如提小鸡似地袖于他道衣之中,以示警诫;或用于轻捺其头,被捺者头痛数日方可痊愈;或用手轻握其腕,被握者酸痛也需半日方止.所以一般浪浮弟子对徐本善十分敬畏.徐本善再逢有事外出或巡山,常暗携九节钢鞭.如巡道观,则只暗藏一根二尺许的连环棒.此棒为套叠式,遇有突然情况,可以由短变长.平日里,他双臂套有十个连环,既可护臂练功,又可于万不得已时作暗器发出.
徐本善不但嫉恶如仇,对他人的疾苦更是尽力排解.而对无理取闹蛮横者,无论其地位如何,势力多大,他决不会有丝毫通融.所以他不但有"徐大侠","徐武侠","徐教师","徐道总"等美称,还有"徐犟子"的绰号.
当贺龙和其结下忘年之交时,愿称徐道总为师.徐本善坚辞不能为师,只表示可在贺将军面前露丑,一起练练拳脚,以备防身之用.徐道总还让其弟子李合起,冷合斌,水合一等人与贺龙一起演练.红军郭凡政委甚至更改了姓名以表示自已已是徐道总的弟子.
徐本善后来惨遭匪徒杀害,时年七十有二.武当山道众将道总遗体隆重安葬于紫霄宫东门外.【原标题:武当山道总徐本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