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中国陶瓷艺术家、卢钧窑第七代窑主卢鹏飞(左)向一名观众介绍卢钧窑瓷器作品。新华网图片 李根兴 摄
新华网巴黎9月11日专电(记者 李明)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11日,河南禹州“卢钧窑”第七代传人卢鹏飞携带该窑代表作,首次亮相巴黎,参加当天开幕的首届国际现代工艺与创意双年展,向西方观众展现中国陶瓷之美。
“卢钧釉色强调窑变形成的或绮丽繁复、或莹润淡雅、或雄浑肃穆的天然色彩变化,多以不对称性和自然性散漫于作品之中。一件作品,甚至于作品的一小块,都可以看见陶瓷所能生成的所有颜色,一瓷可见大千世界,”卢鹏飞向观众介绍说。
他带来的玉壶春瓶没有任何纹饰,却以简单素雅的造型和强烈丰富的天然釉色吸引观众。而佛器“福慧圆成”则以蛟龙、玉琮等造型组合和沉稳厚重的天然釉色,表达出“天地人生大圆满”的寓意。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卢鹏飞说,“钧瓷入窑时是素胎,没有任何色彩。那些绚丽色彩都是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需要窑炉温度、器物位置和烧成制度等多种因素巧妙组合才能形成。一切浑然天成。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由于窑变难以控制,钧瓷作品多以唯一性存在,素有‘窑变无对,卢钧无双’之称。”
钧瓷产于禹州神垕古镇,始于唐代而盛于北宋,明初断烧。1879年(清光绪五年),禹州陶瓷艺人卢振太,创建“卢钧窑”,穷尽毕生精力,终于恢复传统钧瓷工艺,其后人更独创“卢钧”秘法。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制定了“钧瓷复兴”战略。在他亲自关怀下,老艺人和专家与学者们通过艰苦努力,再次让中国钧瓷工艺重放光彩,并渐成科技和文化体系。坊间流传“千年钧瓷百年卢”一说。
“卢钧窑历时130年,钧瓷工艺的保存与延续已经相当不易,”卢鹏飞回忆说。卢鹏飞是第七代传人,生于1982年,自幼痴迷陶瓷艺术,曾留学英国,兼具东西方视野。从2009年起,他开始主持卢钧窑的硬件全面升级改建工作,并负责技术开发和品牌运营。
卢鹏飞说:“对于新一代传承人来说,我们强调‘传统自我更新’,而不是自我了断。我们用传统与创新‘两条腿’走路,不断朝前走。”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来自法国马赛的陶瓷研究员夏洛特·科曼埃斯听完卢鹏飞一席话后说。1915年,卢钧窑瓷器作品曾参加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并勇夺金奖。卢鹏飞也希望卢钧瓷再次走向世界。【原标题:卢钧瓷首展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