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邵均克:最懂残疾人的油田妈妈

2013/9/11 9:52:14 点击数: 【字体:

邵均克:最懂残疾人的油田妈妈
中国青年报社工作人员把2007年7月3日头版头条报道邵均克事迹的《中国青年报》,送给邵均克留念
邵均克:最懂残疾人的油田妈妈
邵均克向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大学生记者介绍华苑公司针织二厂的生产情况

 
    “油田妈妈”邵均克扶残创业的故事,5年前曾被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中央媒体,以及各地媒体纷纷报道。新闻典型邵均克,有没有被夸大和矫饰?带着这样的疑问,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营员,和“邵妈妈”进行了近距离接触,面对面采访。本报特摘编他们的部分作品,以展示大学生记者还原的“邵妈妈”。

  如今,李涛的“标志性动作”是摆出个向日葵般灿烂的笑容,同时竖起两只大拇指——“加油”!

  这个双耳失聪的年轻人来华苑公司工作之前,经常眉头紧锁、一脸忧郁。李涛说,他要感谢邵妈妈,邵他*的爱为他加满了油,让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这位邵妈妈,就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华苑公司针织二厂原厂长邵均克。

  所有的故事都要追溯到10年前,彼时38岁的邵均克还在远离城镇的中原油田第一社区居委会分管就业工作。工作4年来,邵均克每天接待最多的就是那些声泪俱下为残障孩子“求工作”的老石油工人,“与其在办公室里缓解矛盾,不如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办个厂子让残障孩子有个工作!”邵均克暗下决心。

  针织二厂的前身——拖把厂,就在此情此景中创办,最初的厂房是邵均克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经过10年的发展,针织二厂的员工由32人扩大到100多人;2012年7月,邵均克出任华苑实业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此时的邵均克需要照顾五个厂区495名大孩子。

  手套里的爱

  手套是针织二厂的拳头产品。这些大红色、厚实的手套就像输油管一样,把爱的暖流传递到残障工人们的心房

  小芳(化名)萎缩的右腿现在已经有了力气,但她的康复训练不是在康复室,而是在针织二厂的缝纫机上。

  小时候的一次医疗事故导致这个漂亮姑娘左腿失去知觉。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小芳自暴自弃放弃了拄拐,导致她健全的右腿也逐渐萎缩。这以后,小芳更不愿与人交往,毫不犹豫地在青春的心门上挂了把锁。

  为小芳“解锁”的人,正是邵均克。2005年,邵均克“三顾茅庐”,终于把少言寡语、敏感多虑的小芳劝到了针织二厂工作。

  邵均克“故意”安排她在缝纫机上给手套压直线,以便“做康复训练”。

  刚开始,小芳的右脚踩在缝纫机的踏板上,就像踩在一团棉花上,毫无知觉。邵均克鼓励她:“越是这样,你越得练习!没有做不成的事儿!”小芳说,每当“放弃”的念头爬上心头时,自己就会想到邵均克期待的目光。邵均克的目光像燃烧着的希望之火,把小芳放弃的念头“就地歼灭”。

  经过1个多月的练习,小芳完成一只手套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进步到5分钟。更重要的是,她萎缩的右腿在逐渐康复,心情也逐渐开朗。

  看到小芳的进步,邵均克很欣慰:“花儿一样的姑娘,不能让她蔫儿了;她开朗一分,我就开心十分。”

  针织二厂生产的劳保手套要供给中原油田生产一线的石油工人使用,因此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

  “咱们的孩子身体有缺陷,但生产出的产品不能有缺陷。”邵均克安排聋哑孩子和肢体轻微残疾的孩子操作缝纫机,下肢重度残疾的剪布料,智力有问题的翻手套。

  聋哑孩子使用缝纫机基本上都是邵均克手把手教会的,“这些孩子虽然听不见,但都特别聪明,你得多鼓励他们。”邵厂长像母亲一样耐心指点每一位员工。每位员工的一丁点儿进步,都能在邵妈妈心里抹上一层蜜。

  “百宝匣”中的爱

  办公桌就是邵均克的“百宝匣”。生日表、医保卡、工资卡、爱心鞋垫,统统收纳在这个“匣子”里。这个百宝匣又像储油罐,员工们不仅能从中各取所需,有时还会往里加点儿“油”

  今年30岁的王明华,因为智力障碍,还像个大孩子,见到陌生人会露出憨直的笑脸。

  王明华刚入厂那年的生日里,邵均克像为其他员工庆生一样,亲自给王明华煮了个鸡蛋。王明华接到鸡蛋,宽大的五官都乐开了花儿。让邵均克想不到的是,双休日回来,王明华见到邵均克,不好意思地从兜里摸出几块糖来,直往邵均克手里塞;另外还特意留了一块,麻利地剥开,送到邵均克嘴里。

  这件小事就像块烧热的铁,在邵均克心里烙下了个甜蜜的印记,那几块糖,邵均克也舍不得吃,一直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

  但这个王明华,让邵均克既爱又恨。一提到他的“糗事”,邵均克像街坊阿姨一样,一拍大腿,本来就高亢的嗓门,又抬高了半个声调,“这个孩子,你说他傻?他可有聪明的地方呢!”

  原来,王明华爱乱花钱,每月领过工资没几天,银行卡里的钱就只剩下小数点后几位了。有一次,趁厂子里运货物的空闲儿,王明华就揣着银行卡溜出了厂房,一口气跑到30公里外的市中心超市,“扫荡”一番。

  这可愁坏了他的父母,王明华的母亲特地拜托邵均克替儿子“理财”。

  于是,邵均克“没收”了王明华的工资卡,锁在了自己抽屉里,每周给王明华一些零花钱。失去“财务自由”的王明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有一天,洋溢着笑脸的王明华让邵均克逮个正着,“背后藏的什么?交出来!”

  王明华略带羞涩地把藏在背后的东西拿了出来——一只大牛蛙。

  哪里来的钱?原来王明华想到了个办法,用身份证把工资卡挂失,重新办一张新卡。这个“歪招”着实把邵均克气坏了,“当时我的手都扬了起来,真想给他一巴掌,但还是放了下来。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谁家的孩子不让人疼呢?”

  邵均克把王明华叫到了办公室,把工资卡往王明华手里一拍,“明华,你这么乱花钱,以后可怎么办?钱也得留个急用啊!”邵妈妈训哭了王明华,自己眼圈也跟着红了。但从那以后,王明华工资卡每月的余额渐渐地多了起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9-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