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白国周

2013/9/10 11:30:30 点击数: 【字体:

白国周
 

    “四块石头夹块肉”——这是矿工对井下环境的描述。即使是最强壮最胆大的人,一旦来到地下几百米深处,在岩石凿开的缝隙里,在铁一般的漆黑里,听着碎石和水滴溅地的声音,谁都会怀疑自己的勇气,谁都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煤矿,是我国安全事故高发区,水、石头、瓦斯、机器设备,件件要人命。煤矿死人,似乎不可避免。 
  
    白国周,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苦孩子,17岁下井谋生,18岁当上班组长,26岁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38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凭借用22年时间创造的安全生产奇迹,一举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煤矿工人。2009年,39岁的白国周创造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被推向全国,他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张德江在中南海亲切接见。
 
  从17岁下井开始,24年里,他一直从事最危险的井下开拓工作,平均每年下井340天以上,累计下井8000多次、80000多个小时,却没发生过一次大小事故,甚至手脚也从未有过磕伤、碰伤;从18岁当班组长开始,他23年里带过的230多名弟兄,从未出过一例大小工伤;从他手下,走出了13名班组长,这13名班组长各自所带的班组,也均未发生过任何工伤或事故——他用牢固的信念和持之一恒的坚持,改变了人们对煤矿安全的认识。
 
  一起悲剧,树立起“安全是天”的信条
 
  白国周个子不高,面孔白净,说话慢条斯理。但撸起袖子,就能看到粗壮的胳膊和紧绷的肌肉。6月14日,白国周从地下200米深处的中平能化集团七星矿“庚二下轨道工作面”升上地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开拓队,被称为井下先锋队,白国周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带领他的同事在几百米的井下开凿矿山巷道、地道,甚至还包括通风、排水、供电等,为大型机械挖煤做基础工作。开拓队,是煤矿生产中最危险的岗位。
 
  第一次下井,白国周还是个17岁的孩子,身高只有一米五多。那天,他和工友在巷道里扛了一天的摩擦支柱。一根柱子一百多斤,比他的体重沉了快一倍。两人合力在黑咕隆咚的巷道里摇摇晃晃地把柱子扛到一公里外的切眼处,一趟下来,肩就磨破了,肿起老高。
 
  白国周的家,在河南宝丰县肖旗乡。二十几年前,在当地,人不走到绝路,绝不会去煤矿下井,因为那是拿命换钱,更何况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但是,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家庭债台高筑,弟弟要上学,让但是如今,不仅白国周的弟弟、姐夫,而且他们村里有20多个人都来到矿上,跟着白国周下井了。他用24年的时间,转变了人们对生产事故的看法:发生生产事故不是必然的,避免生产事故是完全有可能的。
 
  刚到煤矿时,白国周所住的宿舍楼里,有一位姓周的服务员大姐,她丈夫也是一名矿工。这位大姐非常善良,对白国周这样的小矿工非常关心,经常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还常帮白国周洗衣服,这让他非常感激。但有一天,这位大姐的丈夫在井下出了事故,不幸去世。那天,周大姐拉着孩子哭得昏天黑地,此后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周大姐从此像变了个人,看上去老了十几岁。
 
  这件身边的悲剧,让白国周真切地意识到,安全就是天。此后不久,白国周又经历了一件事,让他对安全的认识更加刻骨铭心。那天,白国周在掌子头工作面开绞车,一位工友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维修电车。因为没有断掉电源总开关,这位工友在调试时电车突然启动,快速向前冲去。而此时,前方10多米远运输队的一群工友正在巷道中央维修轨道。在这一刹那,白国周跳下绞车,冲向电车车头,一把拔下电源插头,手脚并用地快速转动刹车轮,才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那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差点发生的重大事故,从那以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任何小疏忽和违章操作,带来的都可能是血的教训。”白国周说。
 
  承担起十几名弟兄的安全重任
 
  近年来,尽管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去年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仍在近8万人。对于安全生产,白国周的认识很朴素、也很深刻。他说:“出了事,别说挣钱,连命都没了。”
 
  来到煤矿仅仅一年多,因为严格遵章,沉稳踏实,好学上进,白国周当上了班组长,理所当然负担了保障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重任。
 
  白国周说,到了井下,从走路到作业,可以说危险无处不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拿各种工具,只能用手来提,而不能扛在肩上,因为换肩的时候可能碰上电车的架空线,造成触电;比如擦汗的时候拿下安全帽,危险就随时可能发生;比如走路,水深的时候,要时刻提防水下的沟,遇到电车来了,就要自动躲避到比较宽敞的地方或者进躲避洞,如果在狭窄的地方,万一电车脱轨就太不容易躲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人物网 2011-11-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