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5月2日《新京报》)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施一公进入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据报道30年来,只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尽管院士评选标准和程序中国和美国不同,在美国能够当选并不意味着在中国也肯定应当选,但这并不能不让人想起2010年施一公对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的批评。
2010年,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然而中国科技部不承认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方面的问题,却无法消除近些年来有关科研领域不正常现象的质疑。
早在2005年,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痛陈学术圈内的“潜规则”,比如关系代替学术水平,掏钱就可买到核心期刊版面。何祚庥院士揭露说学术圈内的三个关系网:一是由血缘或师生等自然形成的利益近亲关系;二是以利益分层或利益补偿为筹码,通过公关等方式临时建立的关系;三是资助企业与个人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三个关系网把学术圈异化成了“利益圈”,在这个“利益圈”中,不搞科研拉关系的就能纵横捭阖、如鱼得水,成为“冠军”,不拉关系搞科研的就会捉襟见肘、四面楚歌,成为“孤军”。
目前,院士增选工作也存在种种不正常现象。每到评选院士阶段,一场集体性的“院外”公关就紧锣密鼓地进行。圈内人心知肚明,每个大学都有一笔专门申请院士的公关经费,本该是最顶尖的科学家群体中,潜规则在大行其道。中科院前院长徐匡迪也承认,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受到的干扰有所增加,存在候选人或候选人所在单位“助选、拉票”行为以及“集成、包装”现象。由此看,批评中国科研经费不是于学术优劣分配,而是依赖私人关系的施一公,难免在潜规则盛行的院士评选中落败。
尤其是,施一公现象不是特例,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难题有“东方魔稻之父”称号袁隆平,十余年前也曾经落选院士。忆及此事,他只是说,两院院士评选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也说,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院士,落选只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就施一公当选美国国家科学外籍院士,《新京报》采访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高尔文-莫莉时问:“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高尔文-莫莉回答说:“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是啊,中国科学院是应主动回答一下为何一些在海外权威机构获评“外籍院士”或获得重量级国际科学大奖的科学家,在国内院士选拔中会屡屡碰壁呢?作者:吴兰友【原标题:施一公现象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