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清华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名字,出现在外籍院士名单之中46岁的施一公,是21位入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4月25日,施一公还入选了“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他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从2008年2月至今,受聘于清华大学。
施一公1967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90年,施一公从清华毕业后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并在那里成长为一名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08年2月,施一公毅然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施一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和改进国家的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做些努力,能培养一批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一些贡献”。
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院士”引发舆论热议,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他曾在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评选中落选。当时,舆论普遍认为,施一公落选的原因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他曾在2010年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联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评论,批评国内科技体制以及学术界风气。他们在文章中称,“在中国,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看点:施一公不是第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学者,身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曾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和袁隆平这样的学术大家,其实少一个头衔无所谓。但是,比对之下还是让人颇感尴尬,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学术界在选贤方面,与国际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原标题:施一公 当选美国双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