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方今报记者采访了守着这个私人影院的老哥儿俩李红钦和刘建峰,他们称:“哪怕是只有一个人看完电影比以前进步了,他们都觉得值。”
□东方今报记者 王真珍 通讯员 田义伟 张珂
●传统文化电影每天上映
夏夜的7时许,暑热未消,宜阳县城关镇退休老矿工李红钦已经早早吃了饭,带上外孙骑了两辆三轮车,拉着投影机、功放机、DVD、银幕、板凳、音箱等家什直奔宜阳县文化广场去了,一老一小架电线、放音箱、调机器、摆凳子,累得满头大汗。以往,和李红钦一起的是他的老伙计刘建峰,最近刘建峰生病,李红钦就拉着外孙当“劳力”。
8时,观众陆陆续续地来,这爷儿俩已经准备妥当开始播放碟片了。不一会儿近百个小凳子全部被占,来晚的人们索性就站着看,还有的自带凳子。
观众中有耄耋老人,有垂髫小儿,还有婆媳同来看的,夫妻牵手坐着的。放的什么电影?竟能吸引不同年龄的人都来看。原来,这里播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影片、有讲座,形式还挺多样。每天看影片的人少则三十多,多时能有近百人,这传统文化电影的“粉丝”还真不少。
说起办影院放传统文化电影的初衷,李红钦说,退休后人闲下来了,常听人说起一些儿女不孝、邻里纠纷的事。这让邻居间称赞的热心肠李红钦动了“管闲事”的念头。这“闲事”怎么个管法?李红钦和刘建峰的一次谈话,让两人开始走上了传播传统文化之路。
●自掏腰包“引”传统文化
原来刘建峰也早就想管管“闲事”了,只是怎么管效果更好,他也犯难。李红钦把老哥儿俩的想法告诉了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女儿对老人的想法非常支持。2005年的一天,女儿告诉李红钦浙江办了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教人向善。
李红钦和刘建峰一合计,两家四口人自费去浙江“取经”。两个小学文化的老矿工在那里首次接触到传统文化,知道了“百善孝为先”,学习越深入两人越着迷,李红钦说那时就如醍醐灌顶,觉得心中的一扇门打开了,窥见从未体味过的美妙世界。
两人意识到,“管闲事”首先得把这些好思想向邻里传播传播。一开始两人免费向朋友、邻里赠送光碟、书籍。久了,两人总感觉能帮到的都是身边的小圈子里的人,后来李红钦和刘建峰一商量,俩人干脆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办个电影院!不放武打片、爱情片、文艺片,就播放传统文化讲座。
说干就干,两个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老矿工,从每月不足800元的退休工资里硬是挤出近两万元,购置了音箱、功放投影仪DVD、电影幕布、三轮车和小板凳等。
2009年4月,私人影院“开张”了,开始在文化广场免费播放弘扬公益传统文化的视频。刚开始,看的人很少,慢慢地,受益的人多了,一传十,十传百,看得人越来越多,小板凳新买了一回又一回。
至今,两位花甲老人驼着背弓着腰坚持了五个年头,除冬天和下雨天不能播放外,这个简陋的电影院已经放映各类传统文化讲座、戏曲名段、公益电影等1000余场,观众达数万人次之多。
●能教人向善即使累也值了
说起受到传统文化教化向善的人,李红钦如数家珍。外地一名建筑商在宜阳县包工程,晚上闲了到文化广场散步,偶然看到了老哥儿俩放映的讲座,学会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意识到孝敬父母不能等,第二天就驱车千里回老家把老父接到身边尽孝道,四十多岁的汉子找到李红钦,哽咽着说,要不是看了他们放的讲座,他也许就错过奉养父亲的好时候了,“亲人不在,即使腰缠万贯又有什么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甘醇润物无声,变化在悄然发生着。
近来,刘建峰生病卧床,李红钦每天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变化“汇报”给他,东巷的刁蛮媳妇学会孝敬婆婆了,西胡同吵架冷战的小夫妻和好了、王家的顽劣老二考上重点高中了,老刘在老伙计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乐开了花,他如今腰椎疼痛下不了床,维持电影院的重担落到了李红钦一个人身上,看着老李弓着身子吃力地推车上坡,刘建峰只盼着自己快点好起来,俩人商量好了,要一直给大家放电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当我们问及二位老人这几年的感受时,他们感慨地说:“我们所做的这些,并不是图什么回报,目的只有一个,唤醒人们心底的良知,树立良好的品德。”【原标题:宜阳老人自费放映电影5年 播放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