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经人介绍,24岁的闫诚从长葛市花园村来到禹州市王庄村,当了一名上门女婿。夫妻共同生活了10余年之后,因为感情不和,于1991年年底,闫诚与妻子王改妮离婚,妻子带着父母和两个孩子去了新疆,另立门户。
然而,由于不适应新疆的气候和习俗,加上思乡心切,1992年夏天,其前妻父母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到了故乡。
有人对闫诚说:“媳妇都走了,你还照顾她家里老人?你咋恁傻?”
但闫诚说:“俺爹娘(前妻父母)膝下无子,又上了年纪。俺说过要为他们养老送终,就得话要算数,凭良心对待他们。”
从此后,为了让双目失明的岳父、年迈的岳母、年幼的儿女过上好日子,闫诚拉起架子车开始收破烂维持全家生计。
面对乡亲们不理解和鄙夷的目光,闫诚顶烈日、冒酷暑,总是收别人不愿意收的圆钢等沉重的回收品。为多赚钱闫诚还把一车车千斤重的圆钢从10多里外的无梁街拉到王庄翻砂厂,一天下来,衣服要被汗水淌湿几遍,有时累得连走路都觉得耳鸣目眩,身子轻飘。
为了省钱,28年间闫诚不抽烟、不喝酒,出去收破烂,连烩面馆都不敢去。午饭就是两个火烧就着白开水,而晚饭则是再晚也要回家吃。目的就是为了能省下一顿饭钱。
闫诚对自个儿很抠门儿,但对自己的岳母却很好。每逢乡里有庙会,闫诚从未说过给自己买点儿啥东西,却总惦记着要给老人添件新衣服、买些松软的鸡蛋糕。
为了让两位老人安心,闫诚还特意让儿子随外公的姓。他的儿子王松涛如今在西藏大学读大四,担任着系学生会主席,去年7月1日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陈春已经96岁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还能洗衣服、做饭。她告诉记者:“我的身体这么好,真是俺诚的功劳,他对俺真是比亲娘还亲。”
1999年的夏天,陈春生急病,突然四肢抽搐,一度处于昏迷状态。闫诚急忙把她送到医院。在病床前,闫诚拉着陈春的手,脸贴在她的额头上说:“娘,娘,你不能走啊,你受了一辈子苦,你让恁儿子多伺候你几年啊!”接连1个多月,闫诚给老人梳头、买药、喂饭,精心侍奉。闫诚瘦了一圈,陈春的病却奇迹般好了。邻居都忍不住说:“大娘啊,要不是闫诚,你啊,早都不中了!”
28载岁月,在闫诚的脸庞上刻满风霜,他的身躯已经略显佝偻,可他却用自己的孝心、爱心、责任心支撑起了一个行将散架的家庭,用善良、真诚、勤劳、大度构筑了一个和谐之家。(记者赵飞 通讯员李涛)【原标题:河南禹州农民闫诚一诺千金赡养前妻母亲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