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初,宋克明筹建了全国第一家民间组织所有的“黄河生态监护站”。他自己掏钱购买了水环境监测设备、聘请监测人员随时观察黄河水质变化。2006年5月20日,监护站工作人员检测发现天然文岩渠上游水中COD超标20倍,他立即向当地环保局汇报,并率领监护站的工作人员沿渠进行逐家企业排查,经过监护站工作人员的努力,终于在天然文岩渠上游发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排污口。当他将查明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很快得到了市、县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6月10日,经过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核查,确认这家企业污染事实存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环保部门做出责令该工厂停产治理的决定。为此,“黄河生态监护站”受到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等上级部门的赞扬和肯定。
2007年4月2日,宋克明再一次站到领奖台上,领取他人生中的第三个环保大奖——2006杜邦环境新闻人物排行榜入围大奖。与宋克明并肩站在领奖台上的还有环保领域众多风云人物。而宋克明这位40多岁的农民,被排在了众人之首。
走下领奖台的第二天,宋克明回到了家乡。
回到长垣,宋克明关注的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黄河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而是逐渐扩展到绿色生态村建设方面。他认为只有生态环境好了,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而要建绿色生态村就要从小事抓起,从整顿环境卫生做起。回村后,他首先发现村头的一个废坑快被县城一所学校的生活垃圾填满了,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的苗头,必须立即遏制,否则若干年后垃圾渗滤液就会污染地下水。于是,他在家乡掀起了一场阻击“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的环保风暴。
他借鉴北京等大城市初期处理垃圾的的方法,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言传身教,从自家做起。宋克明家的做法确实起到了示范效果,街坊四邻看到他家徒四壁,但是各类垃圾分得井井有条,分类码放,清洁干净卫生。于是,他们纷纷效仿,很快家庭垃圾分类处理在吕楼村蔚然成风。
为了防止天然文岩渠污染反弹,宋克明准备在天然文岩渠上游出境水断面建5个水质监测站,时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准备联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在黄河滩涂湿地与天然文岩渠湿地现有的6个鸟类保护站基础上再建4个保护站,组建护鸟巡查队,不断深入社区,进行环境教育展板、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不断提高环境意识;同时要对黄河2000余亩被非法侵占和遭受破坏的湿地进行自然修复,以保护黄河流域湿地及珍稀鸟类;在此基础上,对鸟类保护站、水质监测站及豫北国家级鸟类湿地保护区内做定期巡护,并与公安部门建立保护鸟类热线,共同打击非法狩猎活动。
从黄河支流天然文岩渠污染源调查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从黄河湿地鸟类保护,再到遏制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宋克明的视野越来越宽,关注问题也越来敏锐。他并不太清楚自己的明天会怎样,但他知道“这是一个长征,要一直走下去”,而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给下一代的孩子留个干净的环境,也留个活路”。
采访札记
一个朴实无华的人
刘绍仁
对宋克明的采访可以说很难,因为这位中年汉子面对记者的提问显得十分拘谨,甚至有些腼腆,所以话很少。在采访中,基本是记者问一句他说一句,没有滔滔不绝的表达,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所以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是由绿色未来环保协会的其他会员介绍的。但是,记者觉得这些材料更扎实、更令人信服,为此撰写本文时删节了许多文采描绘,基本照搬被采访人原话,也许显得缺乏必要的艺术加工,看似有些粗糙,可它真实,故而不想破坏“原汁原味”。
通过旁人介绍,记者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宋克明,他高中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县企业做业务员,却抛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回村先后担任吕楼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在经济大潮涌起时,他率先“下海”,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建筑队,由于“人脉”活络有干不完的活。但他把自己挣的钱都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结果家徒四壁,身无长物。宋克明十分清贫,出差在外连旅馆都住不起,只得在熟悉的宾馆大堂里窝上一晚,但每年他都要拿出一定的钱给护鸟巡查员们发薪水。我深深地被他打动,竟不知不觉地落下泪来。他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从不张扬,很少提起自己的过去,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正是这种勤勤恳恳,更彰显出一个环保人的高尚情操。【原标题:黄河边上的环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