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默默支持丈夫外,陈中还要写好一个重要的“家庭作业”——抚养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晨晨。“老公平时很忙,我带晨晨多一些,他现在已经3岁了,特别黏我。只要我一回家就抱着亲个不停,特别好玩儿。”一提起宝贝儿子,陈中乐得合不拢嘴。对于是否会让晨晨“子承母业”,陈中看得很开,“我不会强求他的,一切看他自己的喜好。他要是真喜欢跆拳道,我们当然全力以赴。”
相夫教子,不是陈中现在“爱”的全部。喜欢不断追求的她,还把一部分“爱”转化成了对新工作的开拓进取。2011年,在北体大读完体育管理学硕士的陈中,远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一年。她坦言,留美一年间学习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这也让她改变了最初学成之后“留在母校,当一名老师”的想法,从而选择了目前帮助、见证大学生运动员和莘莘学子成长的团委工作。
“与我国一样,美国大学对于大学生运动员也给予了很多特殊政策,但他们对于这些运动员的学业一点儿也不放松。不像我们的大学对于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要求,往往就是睁一眼闭一眼而已。”中美两国高校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教育上的差别,给了陈中很大的触动,“如果我们都开始重视大学生运动员以及普通运动员的教育,‘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社会敏感问题或许就会减少很多。”
在陈中看来,运动员身上有一种肯于吃苦的精神,这恰恰是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最缺乏的。增进运动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但可以促进运动员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领悟吃苦精神。与当初学习跆拳道一样,重新“上岗”的陈中又将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次,相信她也一定能走好。毕竟品味过“苦辣酸甜”的她,已经打造过一段精彩人生,经验丰富!
一个终点的结束,也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从扬威跆拳道赛场,到走进北体大校园开始“二次创业”,不经意间,陈中的精彩已经转向另一个舞台继续演绎,这一次为她开启的或许就是另一段更加精彩的人生吧?!
记者手记
因为时间安排上总是阴差阳错,所以约访陈中一度变得很“困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周一的中午,我们见到了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那一天,恰好是陈中走马上任北京体育大学团委副书记的日子。
原来约定好的上午采访,由于陈中忙着开会而临时取消。所以直到中午才忙里偷闲的见面,我们也不忍心过多打扰,打算把采访放在她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然而这位耿直的老乡执意不肯,“那怎么行啊,本来就够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了一上午,咋还能让你们再等到下午。”
就这样,我们的采访从午饭的边吃边聊中开始。
老乡见面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从饭店“转战”北体大校园里的咖啡屋,我们与陈中的对话从未间断——从“品味”她运动生涯的各种精彩,到了解她与“爱”的激情碰撞,再到读懂她“二次创业”立下的鸿鹄之志。与陈中面对面的交流,她的言谈举止间始终流露着平易近人的亲和,更坦露出认真对待一切的满腔热忱和执著品性。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河南人特有的“三平”精神,于沉静中,在陈中身上绽放得那么美丽!本报记者 袁 勇 王微晶 陈 凯 文 杨 光 图【原标题:品尝人生“五味”的奥运冠军——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