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的“炮轰”当然有压力
在电视剧《山楂树之恋》中,扮演“老三”和“静秋”的正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情侣档”李光洁和王珞丹。在他俩中,王珞丹承受着比较大的跟周冬雨对比的压力,而从剧照看,李光洁似乎正好满足了大家的想象——事实上,在网络票选中,他也正是网友心目中最适合的“老三”人选。近日,本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拍摄《山楂树之恋》的李光洁,听他讲述他理解的那段纯洁爱情。面对观众的期待,他说自己也是颇有压力,因为观众对角色的想象是演员没办法复制的,只能尽力、认真地去对待这个角色。
文/本报记者 莫斯其格
谈爱情:纯洁之爱并非越来越少
广州日报:你之前看过《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待书中那个年代的爱情的?
李光洁:看过啊,最让我感动的是结尾部分,尤其是“老三”去世时给静秋写的信和留给她的话。我觉得那种爱情才是爱情吧。那个时候通讯不方便,你写一封信,对方得等上很长时间才能看到,而现在发个短信几秒钟就传递过去了。而且那会儿因为物质都不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吧,所以大家也不会掺杂特别多的杂质在里面,爱情都挺纯净的。
广州日报:你觉不觉得那时候的爱情太浪漫、太理想化了?
李光洁:不会,其实我们父辈都是那样过来的。我们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如果我们的认知本身就觉得这个东西不行,那我们的理解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所以只有我们看过更多好的作品,有鉴赏力了才会觉得这个东西好。至于观众怎么看待这个爱情故事,我觉得不同教育背景的观众的理解一定是不一样的,我没法要求大家都认为这是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广州日报:在你看来,那么纯洁的爱情在如今的年代还存在吗?
李光洁:当然。情感是不分时代的,那种纯洁的爱情现在也还会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有人怀疑这么纯洁的爱情现在越来越少了,我觉得只是大家不愿意去倾听而已。而且,艺术作品虽然高于生活,但它始终是来源于生活的呀。
谈“老三”: 我的版本更真实
广州日报:听说你曾向张艺谋导演自荐出演电影版“老三”?看了电影版后,会借鉴里面的什么东西吗?
李光洁:对,当时还不知道还有个电视剧《山楂树之恋》要拍。当时落选了,因为张导说他想用新演员。在有限的时长里截取了小说的精华,张导将他的理解用很平实、朴实、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给大家。电影版中的“老三”也挺好的,他非常直接地表达了他自己和张导理解中的“老三”。
广州日报:艾米最近痛批了电影版,你的压力大吗?
李光洁:压力肯定有,小说是给观众去读的,但电影、电视剧是通过影像来传达的,不一样。如果观众非要拿小说去套,那没有哪个演员能让所有观众满意,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复制观众的想象,你的想象也不可能让其他人都接受。
广州日报:听说电视版中增加了不少情节,能透露一下吗?
李光洁:这个剧加了不少新人物,给“老三”增加了不少情感戏。在剧中,他跟父亲有亲情的碰撞,还加了个朋友,再加上爱情戏,人物丰富了很多。此外,我也为这个完美角色增加了狡黠等特点。因为虽然小说描写得很完美,但他不可能没有缺点。我要把“老三”演成一个更为真实的普通人。
谈“静秋”:她有灵性、比较聪明
广州日报:在合作《杜拉拉升职记》之后,你评价王珞丹“还是个小孩”。为什么对她有这样的评价?可是你也就比她大3岁。
李光洁:可能我心理年龄比较大,工作经验比较多,见得多。我原先以为她这么外向、有点闹的一个人会特别浮躁,但没想到她对待工作特别认真,我觉得这孩子不错,所有人成功都是有理由的。
广州日报:在《山楂树之恋》中再次合作,觉得王珞丹有什么变化吗?
李光洁:面对的角色不一样了,大家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了。她属于那种比较有灵性、比较聪明的演员,不时会有一些很即兴的东西迸发,就像她有一句台词说“我妈说不让我擦粉,就像小老鼠掉面缸里一样”,这是她即兴想出来的,在创作里面这种东西是特别弥足珍贵的。
广州日报:很多人觉得王珞丹没有周冬雨“清纯”。你是怎么看待的?
李光洁:大家仅凭几张照片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觉得对演员并不是很公平的。电影和电视剧的表达方式本来就不一样,观众的观影方式也不一样,其实是没法去对比的。【原标题:李光洁:没有人能复制观众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