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郑成功曾拒绝父亲劝降坚守闽安

2013/7/19 17:48:52 点击数: 【字体:

    郑成功曾拒绝父亲劝降坚守闽安
经历上百年的闽安炮台满目疮痍,当年可是反清的重要阵地

“若不是为了闽安,郑家这对父子恐怕要成为陌路人了。”闽安协台衙门开始考古挖掘的消息传开以来(详见本报7月12日A30版报道),村里人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度也急剧上升。昨日,村中老者黄先生讲述了一段与郑成功相关的闽安往事。

    这个故事里,郑氏父子因为民族立场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郑成功坚持反清,退守海上;他的父亲郑芝龙则北上进京,接受招安。

    观点严重不同的父子二人,很难再有交集,却因为闽安打破僵局。公元1665年,郑成功顺利攻下闽安,以此为据点,对清政府构成直接威胁。无计可施之际,清朝廷打出感情牌,让郑芝龙亲写家书劝降郑成功。

    这段纠结着国仇家恨的传说,在福建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高健斌的考证下,得到了证实。他认为,这段历史反映了清初以来,闽安在战略地位上的提升。闽安,成为明末清初两股势力对峙的见证地。

    郑芝龙倒戈导致唐王政权覆灭

    黄老说,这个故事是从家里的长辈那听来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初年,当时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中原地区百姓并不服外族统治,一些人扶持逃亡的明朝皇室形成反清力量。当时,在福州就有一股这样的力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扶持唐王朱聿键,建立了隆武政权。

    黄老说,这个郑芝龙很有意思,早年是做海盗的,后来被封了高官,主管所有军事,权势相当大。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也很受唐王朱聿键的重视,本来要将一个公主下嫁给他,但是唐王膝下无女,只好把“朱”姓赐给了他。

    好景不长,次年清军南下,对唐王构成直接威胁。身为三军主帅的郑芝龙却无心抵抗,甚至在清军打到南平仙霞关时,下令守将撤回福州。郑芝龙的这一举动导致唐王陷入被动。为了解围,朱聿键亲自北上搬救兵,不幸在途中被俘,后身亡。

    “郑芝龙海盗出身,他在做人诚信上有问题。”黄老说,这个郑芝龙看到形势不对,决定转投清帝,带着心腹北上受降。郑成功多次劝阻无果,到孔庙大哭,并焚烧了儒服,寓意自己此生将从戎,并对父亲立下重誓,“如果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会为父亲报仇。”

    随后郑成功带领不愿受降的旧部出海,继续反清事业。郑芝龙则带着亲眷北上,父子二人就此分道扬镳。

    黄老所说的这一段往事,福建省博物院高副研究员在《先王实录》等典籍里找到了记载,证实传说不虚。

    郑成功占据闽安与清军对峙

    故事的后续发展,与闽安有着莫大关系。

    黄老说,二人分别后境遇大不相同:郑成功依靠熟悉海战的优势,几年苦心经营下来,势力发展壮大。郑芝龙北上后遭遇背约,境况惨淡。

    黄老口中短短的几句话,则是郑成功跌宕起伏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根据史书记载,顺治十三年(公元1655年),已经拿下闽安多地的郑成功,以漳州海澄为据点,与清军对峙。当时,清军派了贝子王顿屯重兵准备与郑成功大战。郑成功占了上风,向北面突围进军福州。然而,镇守郑成功大本营的黄梧向清军献出了海澄,投降了。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左右将领纷纷劝郑成功回师收复海澄。此时,郑成功做了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根据清夏琳所著的《闽海纪要》记载,郑成功向众将士宣布:“吾欲图大事,海澄何足惜哉!”于是继续进军,攻下了闽安镇。

    郑成功占据闽安,若以此为据点,可北上远攻,乃至威胁北京。当清廷意识到闽安的重要性后,搬来重兵企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深谙军务的郑成功了解闽安的重要性,占据此地后,开始大举修筑军事工事。根据《闽侯县志》记载,郑成功巡视闽安镇后,下令工官冯澄世调集工匠筑土堡城寨,以作长久之计。这是闽安第一次有了土堡城寨,被命名为崇新寨。现在在闽安龙腰顶旁有一处石刻上,还有“崇新寨”三个字。

    此外,闽安乡里传说,郑成功攻下闽安镇后,就在协台衙门里办公。衙门里有一个宋代的水槽,这里正是郑成功饮马之处。

    接到家书劝降难改赤子忠心

    闽安被占,让清军陷入了被动。在多番招安未果后,清廷想到了郑芝龙,让他修家书给郑成功,劝降。家书传到郑成功手中,大为震动。虽然现在的档案里查不到郑芝龙到底写了什么,但《闽海纪要》记录下了郑成功的回信。

    作为三军主帅,面对降清这件事,郑成功的答案是:“闽安乃福州门户,不能让。清朝如果能讲诚信,善待我辈,则奉清廷为正统,我也归隐。但是清廷多疑,此事实难再谈了。”

    最后,面对父亲,作为儿子他写道:“拿到父亲的家信,我还将信将疑,伤心不已。虽然最后我不能就抚,但父子之情不能忘,因此常睡到半夜起来,面向北思念父亲而哭泣。”

    家书劝降未果,反倒触发了郑成功报国仇家恨之心,继续挥师北上,攻入浙江。

    次年,清军乘郑成功北上之际,从鼓山上开路直扑闽安镇,同时调集水军,水陆齐攻。闽安危急,此时正在浙江台州作战的郑成功闻讯,决定放弃浙江,挥师回闽安。可惜当他回来时,闽安已被清军夺回,他只能开着战船,望洋兴叹。

    福建省博物院高副研究员分析,郑成功失闽安,导致了他战略收缩,退回厦门。因为当时闽安乃门户,按照郑成功原来的计划,守住闽安就可从海上挡住清军,阻挡其出海的步伐。因此,郑成功宁可放弃已经拿下的台州,挥师回闽,足见闽安乃海防重地。作者:刘晓霞林良划 图【原标题:郑成功曾拒绝父亲劝降坚守闽安】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南快报 2013-07-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