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这么多年走过的艺术之路,朱巧云说老一代艺术家给她留下了一辈子也学不完的艺术财富。获得“梅花奖”,只是她艺术之路的新开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获奖后更多一分责任
1996年,朱巧云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当她从领导手中接过“梅花奖”的大红证书的时候,她感到了豫剧传承的担子已经落在了她的肩头。回到开封后,她对同事们说:“我感到‘梅花奖’对我来说是荣誉,更是一分责任。这不是大话套话,而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朱巧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开封市豫剧团和开封豫剧艺术团团长,她不断开拓豫剧新剧目,在豫剧产业化方面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1996年,一个名叫《白雪花》的现代豫剧在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而在剧中扮演主人公“代理村长”白雪花的演员正是朱巧云。该剧在市属五县演出中场场爆满,一连演了近30场,还到山西、山东等省农村、矿区进行巡回演出。有人说,该剧的成功在于剧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更有人说剧中的人物塑造特别成功,朱巧云出演的主角成了该剧一大亮点。当年,该剧荣获了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朱巧云在河南省戏剧大赛中,因为成功塑造了白雪花的形象获得了个人一等奖。
倾尽全力培养“小梅花”
“我得了‘梅花奖’,更要培养出更多的‘小梅花’!”这是朱巧云多年的夙愿。为了实现这个夙愿,她付出了太多。
在担任市豫剧团团长期间,她就特别注意从青少年中发现戏曲表演苗子。1998年,她成立了一个培训中心,招收了一批学生,如今,这批学生已经是市豫剧院的主要演员,有的成了豫剧院的领导班子成员。
2001年,因为身体原因,朱巧云调出了市豫剧团。2002年,朱巧云和丈夫创办了开封东京艺术学校,全身心投入到豫剧教育教学之中。在培养豫剧新人中,他们的学生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小梅花”河南赛区一、二、三等奖,1人获得全国推新人大赛金奖,两人获得全省“小梅花奖”十佳称号,12人获得全市“小梅花奖”十佳称号。2007年4月,她所教的学生参加了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并获得了表演优秀奖。
为了给学员们创造豫剧表演舞台、弘扬豫剧艺术,同时也为豫剧推向市场进行尝试,2004年,朱巧云和丈夫又成立了开封豫剧艺术团,演员们的足迹先后到达山西、山东、安徽等省的多个市县。所到之处,豫剧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对豫剧的喜爱时刻感动着朱巧云。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豫剧新人,让豫剧这门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对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
“豫剧真是太博大精深了,这么多年来,我感觉我探索了,但是还远远不够!”这是朱巧云内心的真实感受。
朱巧云曾在河南省第二届和第三届戏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四省十四市豫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荣获第二届“香玉杯”艺术奖,1991年荣获河南省豫剧青年演员广播大赛“梨园奖”,1993年荣获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1995年荣获我国戏剧表演奖最高奖“梅花奖”。如今,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是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获得者、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回想起从不满10岁开始学艺到如今在豫剧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她百感交集:“我曾为豫剧艺术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我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所有的付出都是我自己所愿。那么多荣誉摆在我面前,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结果,而是让我走得更远的一种动力。
朱巧云对多年来帮助她成长的老师、同事以及自己的家人心存感激。她说:“老师帮助我走进了豫剧艺术殿堂,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而我今后努力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豫剧艺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更加发扬光大。而这,仅靠我们一两代人的努力远远不够。”
眼下,朱巧云正在四处奔走,创造条件,力争把豫剧引入中小学课堂,让更多的人了解豫剧、喜爱豫剧、弘扬豫剧。她时常对弟子们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既然从事了豫剧事业,就要明白肩上的责任,就要做德艺双馨的接班人。【原标题:艺无止境 戏比天大 ——访从艺五十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朱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