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亡刘希夷,旧燕归来晏同叔
2012/5/9 15:05:0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在古典诗词里,佳句丽词被历代文人因袭沿用是常有之事,或改头换面,另铸新意,或剥皮抽筋,别出机杼,不胜枚举。但像下面所述之事,为把别人的诗句据为己有,而不惜设计杀害原作者的,倒也骇人听闻。
初唐时,李、杜尚未闻世,江南吴中才子张若虚和汝州名士刘希夷遥相呼应,彪世而立。二人承汉继魏,妙笔生花。张诗《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刘希夷的代表作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确实都是艺术性很高的诗句。这首刘诗充满了悲叹韶华易逝的感伤情调,虽然还未脱尽六朝铅华,却已不同于宫体诗那种靡靡之音了。
但就是这首诗里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却使他遭到了杀身之祸。凶手何人?历史的矛头多次指向他的舅舅宋之问。其间,尚有各种版本,本文只取一说。
刘希夷,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人。三岁丧父,随母在外祖父家长大,与他的大舅宋之问同师而学。他姿容俊美,聪慧天成,善弹琵琶。高宗上元二年(675)希夷25岁时,与宋之问、沈佺期同登进士。却说一日刘希夷行之一花树下,不经意吟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尚未拿出去示人,被宋之问看到,歆羡不已,欲占为己有,与之商量把此两句让给他,刘也豪爽地答应了。过后,刘又反悔,遂因此而结仇。刘希夷云游四方后赴洛阳又栖舅家,之问邀他喝酒,酩酊大醉,设谋让其妻以色相勾引。高宗仪凤三年(678),宋以此为借口竟遣人用土囊将其压死,终年不及30岁,葬汝州风穴寺南。《水浒传》中曾描述过这种手段的厉害。武松因杀嫂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牢房里,他听老囚犯说起过这种叫做“土囊”的惩罚措施:“把你来捆了,却把一个布袋,盛一袋黄沙,将来压在你身上,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这个唤作土布袋。”宋之问的歹毒心肠由此可见。
当然,有无此事,历史已不可考。有确凿证据的一件事,就是唐中宗时,宋被谪贬泷州,中间逃回洛阳,匿藏在好友张仲之家。有一天,他听说张仲之想去暗杀佞臣武三思,遂去告密,以告发朋友获得朝廷赦免,升为鸿胪主薄。这件事,新旧两唐书均记录在案,可谓铁证。他五十七岁时被唐玄宗赐死,时人就说是他的报应。后人评为“才华盖世,无耻之尤”。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在后世文章中依稀还能看到它的影子。五代十国时编的《才调集》里选录一个叫贾曾的人写的《有所思》,就“生吞活剥”了《代悲白头吟》的前半段,不过略改动几个字,“年年岁岁”两句更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实在也因为这样好的诗,改一个字也难。
《红楼梦》书里多次袭用其句法、意境,最明显的是林黛玉做的《葬花吟》,改写套用痕迹宛然。不过比起贾曾那样生硬的“窃”来,应该说曹雪芹的手法自然还是高明得多。
同是借用别人诗句,到了下面这则故事里却成了轶事一桩。
有一次,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路过扬州,进大明寺休憩。见墙上题诗甚众,其中有一个叫王琪的人诗写得还不错。晏殊差人把他找来,一聊,挺谈得来,便留他吃饭。饭后,同去后花园散步。正值晚春季节,小径上满地落英。一阵微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舞,景色殊美。晏殊看了,猛地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王琪连忙请赐上句,晏殊就念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了,当即吟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拍手叫好,后来他写过一首词《浣溪沙》,里边就用上了这副联语: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示张寺丞王校勘》又用上了这两句: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倒是不甚多见的。【原标题:花落人亡刘希夷,旧燕归来晏同叔】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红袖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