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一块荒废了十年的地面变为可以长出树木庄稼的土地,辛劳不难想象;经过劳作,能够有所收获,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布满希看的快乐也在情理之中。这一段开垦东坡的日子,四十六七岁的苏轼一家辛劳并快乐着。这一段辛劳并快乐着的日子,苏轼以其生动的诗笔,记载了下来,这便是组诗《东坡八首》。为了方便朋友们了解距今920多年前苏轼一家的这一段生活,这里我根据《东坡八首》,转述如下:
废墟荒凉已久,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荆棘丛生,清理起来十分费劲,用苏轼自己的话说是“开垦之劳,筋力殆尽”。不幸的是,当年又是大旱之年,开出的土地也因过于干燥,缺少肥力,很难长出东西。干活累极了的时候,放下锄头,苏轼不禁叹息道:唉!什么时候能涨工资(那时候叫“廪”,叫“俸”)呢!
苏轼对这块草木丛生的荒地进行了规划,低洼湿润的地方种稻麦,高平之处种上枣树和栗子树。苏轼结识的居住在武昌的四川老乡王文甫,答应送给他桑树秧苗。苏轼喜欢竹子,尽人皆知,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于无肉只是让人瘦下往,无竹却会让人变得庸俗。苏轼是很想栽种一些竹子的,但是,苏轼担心,竹子会长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往,即赞宁《竹谱》所言“东家种竹西家理”。这一次他就决定不种竹子了。仆人在焚烧野草的时候,发现了一口隐躲着的老井,立即跑往报告了苏轼。苏轼听后,十分兴奋,打趣地说,种出粮食填饱肚子的事还八字没一撇,拿着水瓢喝水已经不成题目了。
发现了水井,也发现了丝毫小泉。苏轼对这股泉水做了一次溯源考察。原来泉水来自远处山岭的那一边,穿过城镇村落,水流所过之处,野草茂盛地生长。有一段水流,形成了一个有十亩大的水塘,里边鱼虾成群。这是个季节性水塘,干旱季节,塘水也干涸了,只见干枯的萍草粘着在裂开的土块上。昨夜下了一场雨,雨水渗透到一犁深以下。苏轼前往寻觅水塘旧址,想为开垦荒地找一处水源。在水塘里,他看到水芹在土壤里的宿根有一寸来长,美食家苏轼于是就想:什么时候水芹长出嫩芽,我好拿它炒鸽肉吃呢?
清明前种下水稻,苏轼就开始设想着种种乐事:水稻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出针叶,分蘖,风中叶片高举,月下挂着露珠,到了秋天,稻穗沉重,压得植株东倒西歪,一垄垄的稻田里,蚱蜢翻飞,如刮风下雨……在苏轼看往,都是美妙无比的。最令苏轼兴奋的是,刚刚收获的稻谷,舂米做成饭,一粒粒如同白玉,照亮盛饭的竹器。想起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吃的,都是发霉变红跟土壤似的官仓陈米,苏轼以为,被贬到黄州,能吃到这样新鲜的米饭,至少口福是满足的。
好的农民懂得土地肥力的重要性,这块土地荒废十年了,肥力可以想象。桑树柘树,不能很快长成,但是收获一茬麦子是可以指看的。投下种子还不到一个月,土块上已经是一片绿色了。有农民告诉苏轼,不要让麦叶徒长,假如想要丰收麦子做很多饼子饵块,就得让牛羊上往踩踏。苏轼对农民的直言相告非常感谢,说自己吃上饱饭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
《东坡八首》的最后一首,苏轼以开玩笑的口气,叙述马正卿跟自己的交往情形。苏东坡的诙谐、旷达,马正卿的执着、朴实,栩栩如生。诗如下: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昼夜看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毯?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黄州四年,本是苏轼一生最为失意的时期之一。物质的匮乏,精神的沮丧,都非一般文人所能承受。但是,苏东坡却都能随遇而安,苦中作乐。他的苦中作乐,留给我们的,是一段佳话,一抹亮色。这佳话可以给我们平淡的岁月增添一点趣味,这亮色可以给我们坎坷的人生增添一份热和。【原标题:苏轼为何自号“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