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做游戏时唱的儿歌,称为游戏儿歌,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参与,并有动作配合。
在整理传统游戏儿歌之前,记者到市区部分幼儿园观察,发现当下的游戏儿歌都是针对幼儿的,并有老师参与,这与传统游戏儿歌大不相同。
当下的游戏儿歌中有专门的“手指歌”,先由老师做动作,一边做一边念:“一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个毛毛虫。”幼儿跟着念,同时伸出一根手指,向前拱动;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念道:“两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小白兔。”把两根手指放在头顶;接着是“三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小花猫”,三根手指放在嘴边;再往后,“四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花蝴蝶”,把指头勾起来,模拟蝴蝶起舞;最后大家一起大声说“五个手指头,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一只大螃蟹”,作螃蟹状,横向爬行。
这种游戏儿歌虽然也能锻炼儿童的手指,并让儿童模拟和认知了一些事物,但比较机械,显得被动,不是儿童自发进行的游戏。
传统游戏儿歌,基本没有成年人参与,而由儿童随意地念或唱。譬如过去的游戏儿歌《挑兵选将》,一般由6名儿童参与,分为两个阵营,挑选方、被挑选方各3人,相对站定,先由挑选方第一名叫阵:“恶鸡翎!”被挑选方回应:“砍大刀!”挑选方:“你家人马许俺挑!”被挑选方:“你挑谁?”挑方:“挑王奎!”被挑选方:“王奎不在家。”挑选方:“挑你弟兄仨!”
这就很有意思,有对垒,有呼应,有竞争,有激情,这要比老师念一句、小孩子跟一句,老师做个动作、小孩子跟着模仿有趣。
另外,传统游戏儿歌一般都在室外进行,而当下的游戏儿歌基本在室内进行。如传统儿歌中的《捉迷藏》,都是在有树木、墙角或遮挡物的地方展开,先划定一个活动范围,两个人就可以玩了。被捉方先藏起来,并喊道:“捉吧,捉吧,吭了!”意思是我藏好了,发声了,快来捉我。被蒙眼睛的儿童喊:“你在哪儿?你在哪儿?俺来抓!”被抓方回应道:“哞儿……哞儿……我在这儿!”若对方找不到,就故意弄出声响,然后换一个地方躲藏。若被捉住,双方交换角色;若抓人一方超过时限,仍捉不住对方,就得当“盲人”,继续捉对方。
还有,日常生活内容都可在传统游戏儿歌中出现,如《筛麦糠》,两个人面对面,手握着手上下摆动,模仿筛麦糠的动作,念道:“筛,筛,筛麦糠,琉璃圪备儿打叮当,你卖胭脂我卖粉,咱俩打个琉璃磙。”随着歌谣的节拍,儿童将两手举过头顶,翻转身子,转过身后,两人的手不能脱离,背靠背,面朝外,然后再念一遍,回复原位。这对锻炼小儿的身体协调性有好处。此儿歌在豫西地区很普及,尤其是孟津、吉利(过去尚不属于洛阳市管辖)一带的儿童,最爱玩这个游戏。
又如《官打捉贼》,是一个固定人数的游戏:共4个人参与,将4张纸片分别写上“官、打、捉、贼”4个字,每片纸都团成纸蛋后,各人来挑,俗称 “捏蛋”。展开后,看上面写的啥字,若是抓到“贼”字,算倒霉,赶紧逃;捏住“官”字者可以发布命令“打”;两个捏到“打”字“捉”字的儿童,可算作“公安人员”,马上去追贼、打贼。跑跑追追,嘻嘻哈哈,追上了就把“贼”佯打一顿,从头再来。此种游戏儿歌,融入了社会角色,使孩子知道贼就该被捉,而官员有权力指挥,差役有义务捕盗。
还有此前讲过的那首《拉大锯》,也属游戏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请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一巴掌,打回去。”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地上,脚底板互抵,互拉双手,模拟拉大锯,往来拉动,锻炼了儿童的腰力和臂力。
“丢手绢”是最为经典的儿童游戏,全国各地流行,在豫西叫做“丢手巾”、“丢疙瘩”。丢手巾时用手绢而丢疙瘩时用土疙瘩或小石头作道具。多人参与,围成圆圈,大家面向圆心,席地而坐,或都闭眼,或都睁眼,由一名儿童拿上手巾,在人群外围转圈,想捉弄谁,就悄悄地把手巾丢在其背后。只要转上一圈,那人还没发现,连人带手巾一起抓起,两人互换角色,由被抓者来丢手巾。若手巾放好后,被那人及时察觉,当迅速抓起手巾,追那个丢手巾的人,追上了,那人还得继续丢手巾;若追不上,原来丢手巾的人要迅速占据此人的位置,一屁股坐下后,就不用继续丢手巾了。
这个游戏配有歌谣,城里的孩子这样唱:“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豫西乡村的孩子这样唱:“丢,丢,丢手巾,悄悄放在那人身后头,大家不要乱说话,快点,快点抓住他!”热烈、欢畅、险情迭起、意外多多,是这个游戏的特点。有的孩子疑心重,手巾并没有丢在他背后,却站起来就跑,结果出了错,引起大家哄笑。(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河洛春秋豫西民间儿歌:游戏儿歌的今与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