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间较难相处,剪不断理还乱,隔阂多,误解深,这是婆媳关系的特点。这方面也在旧时儿歌中有所反映。
在反映婆媳关系的儿歌中,揭示童养媳生活处境的儿歌较多。其一:“童养媳,真是难,吃在后,干在前。婆婆瞪瞪眼,吓得浑身打颤颤。女婿跺跺脚,吓得无处躲。人前不能站,站到粪堆前。” 其二:“十八岁的大姐八岁郎,你的个子咋不长?白天喂吃又喂喝,晚上帮你脱衣裳。端茶倒水我侍候,说是老婆像你娘。不是看在公婆的面,一脚把你踢下床!” 其三:“韭菜叶,尖又尖,童养媳妇实在难。白天去种地,黑夜去磨面。小姑见了瞪着眼,婆婆见了骂几番,丈夫打骂更心狠,不吃不喝谁可怜。”
在以上三首儿歌里,儿媳妇的地位和处境已有所反映了,不但童养媳如此,但凡做儿媳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是为什么呢?年轻人自然是不懂了,其实在封建社会的旧式婆媳关系中,占上风的永远是婆婆。婆媳之间出现分歧,婆婆永远是对的,媳妇永远是错的,媳妇必须服从婆婆,这是封建伦理规则。
据一些老辈人讲,过去做婆婆的(豫西称“婆子”),总是抱怨儿媳妇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有一些恶婆婆,还故意找茬儿,难为儿媳妇,儿媳动辄得咎,总是被责骂、被讽刺、被数落。譬如豫西有一首儿歌,通篇都是婆婆讽刺儿媳的,表面看是讽刺儿媳妇,实际上是揭露婆婆的恶。歌中唱道:“椒椒树,开白花,呛家母(亲家母),你来了?搬个凳儿,您坐这儿,说说您闺女的好成色:叫您闺女去做饭,她到街上瞎胡转。叫您闺女去刷锅,她在锅里洗洗脚。叫您闺女去刷碗,她在碗里洗洗脸。叫您闺女刷勺子,她在勺子里洗脖子。叫您闺女洗酒盅儿,尿那酒盅里一米星儿。叫您闺女去刷碟儿,屙那碟儿里一屎撅儿。叫您闺女去推磨,扳住磨棍打侧脚儿。叫您闺女去打水,她搬住辘轳比大腿。叫您闺女去拔白菜,她抱住白菜叫奶奶。这样的闺女别出门(出嫁),不胜扎个老女坟。”
很明显,婆婆数落的这个儿媳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没有这种“集万恶于一身”的儿媳妇,这只能说明婆婆对儿媳有仇恨和蔑视心理。旧时婆婆挑剔儿媳,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似乎不那样做,就不像婆婆了。俗话说“几十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是说儿媳被婆婆压制几十年后,终于也娶上儿媳妇,熬成了婆婆,她就把自己当儿媳时的积怨再发泄到娶来的儿媳身上,也变成了恶婆婆,这种恶性循环,是婆媳关系永远无法调和的一大根源。二是说婆婆死后,儿媳妇就相对自由了:“响棒槌儿,呼啦啦,婆子死了俺当家。烙油馍,拌疙瘩,吃了叫他们说闲话!”意思是说:婆婆死了,媳妇想吃啥就吃啥,即使别人说闲话,她也不怕了!
倘若婆婆还健在,婆婆就是儿媳的第一监视人,在婆婆的监督下,儿媳妇几乎没有私人空间:“摘豆角,上南坡,南坡顶上有豆角。摘一篮,煮一锅,案板底下藏一锅。鸡也叨,狗也舔,吓得儿媳妇白了脸!”歌中的儿媳妇为家人煮好豆角后,又偷偷煮了一锅,藏在案板下面,可鸡和狗的鼻子灵,闻到味儿跑过来,引来了婆婆的目光,吓得儿媳妇脸都白了。
儿媳妇想吃点儿地方小吃,也没那么容易。洛阳汤类多,有豆腐汤、丸子汤、羊肉汤、不翻儿汤等等,小媳妇们都很想吃,但婆婆不给她这个机会,她只有自己想办法:“吃嘴媳妇卖布衫,卖了布衫吃不翻儿。不翻儿香,香不翻儿,再不得穿我那花布衫儿。”做儿媳妇的,身上连一点零花钱都没有,想到街头喝不翻儿汤,还得卖掉身上的花布衫。
这难免使儿媳妇怀念娘家:“小枣树,疙瘩多,俺娘生我独一个。上坡哩,娘搀着,下坡哩,娘扯着。到了婆家可咋着?舂小米,升子量,人家说我偷给娘家粮。俺娘家,白面小米都不欠,大米还有两三石,骡马成对槽上拴,你家的小米谁稀罕!”这是豫西此类歌谣中唯一一首蔑视婆家,直说婆家不如娘家富裕的儿歌:媳妇出嫁前受到娘的无比关爱,出嫁后辛苦劳作却被人怀疑偷粮,由此不忿,由此而歌。
“石榴开花花似火,撇下家院拾柴火,出门碰见娘家哥。哥哥见我心欢喜,我见哥哥泪如梭。叫声妹妹哭啥哩?哭哭啼啼是咋着!人家媳妇是媳妇,我做媳妇受折磨。白日担水千千担,黑地折磨半夜多,浑身儿滚在牙床上,裙带膝裤懒得脱。狗又咬,鸡又叫,惊动小侬睡不着。锅又大,添水多,柴火湿哩烧不着。你回去,快说说,快叫咱娘来看我。早来三天还见面,迟来三天见不着……”这已经是在伸冤诉苦了,这小媳妇见到哥哥,就像吴琼花见到解放军,哭着喊着让人来救她,“早来三天还见面,迟来三天见不着”——可见她的日子有多么难熬。
不要以为婆媳关系儿歌,反映的是一种民俗,这不是民俗,而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的婆媳关系是畸形的,这一点完全可以肯定。因为同样是婆媳关系,当代婆媳之间尽管也有矛盾,但不至于如此糟糕,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豫西民间儿歌:旧时豫西婆媳关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