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农谚是教育小孩的必备内容,一部分农谚也就自然地成为儿歌,小孩通过农谚了解气象和农事,懂得劳动的重要性。
“七月里枣,八月里梨,九月里柿子红了皮”,过去,豫西农民不但会背秋日农谚,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春耕夏种、云起云收、下雨刮风都有农谚伴随。其中最容易变成儿歌的,是那些由动物引发的农谚,这种儿歌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变化:“蚂蚁搬家蛇过道, 大雨不久便来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长虫(蛇)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呱呱叫,大雨就要到”;“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而能勾起小孩子食欲的农谚,也容易变成儿歌,如“农历四月八,可吃鲜黄瓜”;“九月秧子十月薯”;“麦子上场,核桃半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说的是到了农历四月初八,最早的一批黄瓜可以采摘,嘴馋的小孩可以吃到黄瓜了。而要吃鲜红薯,还需耐心等待,九月里红薯秧子最肥,到了十月,红薯才可以刨出地面,豫西人称之为“出红薯”。而嵩县、栾川一带的农民,都知道“心急吃不上新核桃”,麦子收割时,核桃壳内才“半瓤”,若在此时摘下,属于糟蹋核桃。而等到谷子收割时,核桃已经成熟,要用长棍子打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能变成儿歌的农谚,必须是描述小孩感兴趣的事物,与儿童世界相去甚远的农谚,小孩子不会主动去背诵。曾有学者把《二十四节气歌》也列入农谚儿歌,歌中唱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种农谚小孩子不会感兴趣,也不乐意接受,不能称为农谚儿歌。
而《九九歌》却成了儿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农谚之所以能变成儿歌,是因为儿童直接感受了这些天气变化,譬如“一九二九不出手”,小孩会感到此时天已经很冷,把手放在外面冻得慌,要揣在衣兜里才暖和。而“三九四九冰上走”,是因小孩子最爱玩冰,这时北方河面已经冻实了,可以在上面玩耍。“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随着天气转暖,河里的浮冰开始融化,柳树开始变绿,柳枝飘拂,可以折下柳枝,制成柳笛。“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七九时河里的冰完全化开,变成春水;八九时大雁从南方往北方飞,这都是小孩感兴趣的事情。
而大人们会告诉小孩子:这个《九九歌》,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提醒孩子注意防冻,使其了解生活常识。
还有一种常见的气象,往往有规律地呈现,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由于这首农谚描写的是节日的天气,小孩子们会感兴趣。大人们会在中秋节到来时,告诉孩子这天晚上虽然月亮最圆,但有可能下雨,或者会有云遮挡月亮,但小孩子是不信的,偏偏要看到底会咋样。到了元宵节当晚,小孩子兴冲冲地要打灯笼出门,但往往雪花飘飘,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记住了这首农谚,传唱开来,变成儿歌。
笔者小时候,就是不相信八月十五会有云遮月,所以往往很晚了还不睡觉,仰脸去看天空。实际上这首农谚预测得非常准,试想近几年央视举办的中秋晚会,事先不知做了多少次天气预测,精心选择了晚会地点,不是放在苏州,就是放在扬州,指望着江南水乡会是风清月朗。但很奇怪,五次晚会倒有三次要下雨,观众往往穿着雨衣观看演出,而主持人和演员却不能打伞,湿淋淋地在那里忙活——这就是农谚的力量,历代农人经过千百年的观察,千百年的总结和传承,发现特有的节日自有特殊的天气状况,从而使此类农谚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类似的农谚还有“七月七,是雨日”,是说农历七月七这天晚上,天下所有喜鹊都要飞往银河,去搭建一座“鹊桥”,好让隔在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织女、牛郎一年中只有这次相见的机会,难免诉说相思,难舍难分,泪如雨下。你别说,还真准,这天晚上,天上多多少少都要落些雨。
这类故事,凄美而多情,儿童感兴趣;这类儿歌,简短而真实,儿童很在意,容易传唱开来。
当然,农谚儿歌中还是大量与农事有关,儿童虽不怎么重视,但由于他们的爷爷、爸爸整天絮叨,也就耳濡目染,慢慢学会了。譬如豫西有农谚“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喝疙瘩”。蛤蟆这东西,田野里常见,小孩子不陌生,而“疙瘩”是一种用小麦面做成的稀饭。这首农谚的意思是蛤蟆一叫,再过四十五天小麦就成熟了。现在想想,屈指一算,谷雨前后蛤蟆开叫,谷雨到小满是一个月,小满过后半个月收麦子,加起来可不就是四十五天吗?还有“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些农谚整天在乡村里回响,过去的小孩子,还没有周杰伦的“酷歌”可以模仿,也就把这些当儿歌使劲儿地吆喝开了。【原标题:豫西民间儿歌——豫西农谚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