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慧老人
李德慧,是以制作端午节香荷包而闻名全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第一本专门展示香包工艺专著的作者。端午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位于郑州市紫荆山路的工艺美术家李德慧家中,参观了她的家庭工作室。
走进李德慧老人的作品陈列室,记者很快被数百种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吸引了。这个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的小屋被两米多高的大柜子围了一圈,橱窗里全是李德慧老人精心制作的香荷包工艺品以及她的个人收藏,简直成了一个小小的民间工艺品博物馆。
谈起自己制作香荷包的经历,李德慧回忆说,1989年的一天,河南省艺术学校接到通知,说省妇联让老师们做一些玩具捐上去。当时在学校教务处当秘书的李德慧,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荷包、缠粽子球等,就找来一些简单的原材料,下班后在家里做起绣球、香囊来。没想到,这些不经意间的作品引起了极大反响。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办。李德慧把由94个绣球、香囊组成的特大型的香荷包送到北京,亚运会组委会特意为它做了一个大柜子,并把它放在了捐赠品陈列室里。之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德慧又制作了一个布制工艺品“菜篮子”。这件作品被评为迎接“世妇会”的妇女手工艺品一等奖。
退休后,李德慧更加专注于对香荷包制作技艺的潜心研究,自费多次到广西、陕西和甘肃等地考察民间布制工艺品,不但吸取传统艺术精华,更大胆加入创新。李德慧认为继承和弘扬民间艺术并不等于墨守成规,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弘扬。但创新也绝不能丢掉传统,必须先踏踏实实向传统民间艺术学习。她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成多篇学术论文。李德慧有两件作品最为得意:一是她创作的精品“珠绣彩球”,在传统绣球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吸收了景泰蓝等工艺品的图形、色彩和当代珠绣工艺;二是“君子兰棕球”,结合现代美术的色彩过渡,经过了细节的修饰及工艺处理,使图像逼真。
李德慧曾多次到国内各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接触到许许多多的民间艺人,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除了学习,她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君子兰棕球”便是她认真观察家中养的君子兰的色彩和外形制作出来的。
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李德慧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还被外交部选作礼品赠予加蓬共和国的大使,她本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8年8月,李德慧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专门展示香包工艺的专著《端午女红》。
“到我这个年纪,做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我想把这些东西都留给后人们,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有这样一个传统的工艺。”谈起目前最大的心愿,李德慧说,她现在年纪渐渐大了,希望能有人帮助她更好地推广和发展香荷包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使之得到当代大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