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麦草画
刻瓷艺术
【阅读提示】
艺术与文化,如同父亲与男人,是一个人的两种角色,两种责任,两种担当,两种使命。
文化可以不够艺术,但艺术一定要够文化。如同好男人可以不做父亲,但好父亲一定是好男人。
艺术的东西,往往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子,是经时间和社会严格检验后的真艺术。与伪艺术的不同,就在于“伪”的再繁荣、再盛大,也不过烟花表演的视觉盛宴,瞬间的炫目过后,唯有一地的残纸碎屑,似跌落的叹息,又似空无的哀怨。
真的艺术,一世一代,或者是几世几代,在时间的夹缝中艰难蝶变,在社会的熔炉中完美涅槃,一路的历程,所有相关的信息:创始、创造、参与、环境、技艺、转型、提升、继承、革新,等等,这一切就都成了积淀深厚的文化。如同酿酒,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几百年,漫长而又寂寥的时间,不是让一款酒渐渐趋于腐朽,而是无限增加了它的光荣和价值。
真的艺术如酒,越历久,越闪光,越精华,也就越文化。真艺术的文化光环,有形的,无形的,都那么真实,那么可挖掘,那么触动人,影响人,感召人。而那些上升到“非遗”层次的艺术,无疑都是真艺术,自然也都更彰显出文化的厚度,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软实力。
这一切,正是当下艺术文化化、品牌化的先决要素。是艺术的,就是文化的;是文化的,就是品牌的。打造属于艺术的文化品牌,这是文化中国时代的艺术使命、艺术方向,也是文化担当、品牌推动。
今天的商丘,以王公庄绘画艺术为头雁的艺术类非遗,已凸显雁阵效应。无论是复制还是创新,引领就是借鉴,借鉴就有启迪,而启迪的力量往往是无穷尽的。如同智慧的镰刀,收割美名,也收获重利。
金麦草画:一种变废为宝的创意
艺术家说,在无用和有用之间,就产生了艺术。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就是去掉无用的,留下有用的。
这是一个提倡低碳和环保的时代,谁在低碳和环保上做文章,巧创意,谁就更易于打动人心,打开市场,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麦草画是一种很古老的宫廷手工工艺,据说始于隋唐,和剪纸、布贴一样,同属剪贴艺术。一幅麦草画,从原材料到成画,往往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十几道工序,制作中遵照麦秸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根据需要剪裁和粘贴出人物、花鸟、动物等,色泽鲜明,造型逼真,深受当时文人墨士、王公贵族喜爱。这种古老手工艺曾一度失传,后经专家和民间艺人精心研究,重放异彩。
商丘柘城金麦草画艺术源于唐代,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申报市级“非遗”的金麦草画传承人画家张公民,通过精心研究和挖掘,将其打造成高端艺术品。他创作的人物、山水、花鸟、仿名人书画等多种题材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艺术界很高的评价,被誉为中华瑰宝、民间一绝、艺术珍品。
2007年9月,柘城金麦草画在首届中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其作画的材料也是小麦秸秆,颜色全部用烙铁烫出来,无任何染色,金子般的颜色,搭以深浅不一的色彩过渡,极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既古朴自然,又典雅大方;既富丽堂皇,又灵秀端庄;既古香古色,又金碧辉煌。因其能保持千年质地不老化、不褪色,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目前,柘城金麦草画作为一种收藏、装饰、馈赠佳品,已获得工艺美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很畅销,且远销美国、英国等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柘城金麦草画入选商丘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产录。
有一种创意叫变废为宝,这类“宝”一准是低碳的宠儿,环保的骄傲。显然,柘城金麦草画就是这样一类“宝”。是低碳的宠儿,也一定是时代的宠儿;是环保的骄傲,也一定是市场的骄傲。是宠儿,是骄傲,怎能没有广阔的锦绣愿景呢?但若像王公庄那样闯出一片天,除了文化创意,它还需要什么呢?
刻瓷艺术:一种刀尖上的工夫
“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触有手感,观有笔墨”,这就是刻瓷艺术。烧瓷原本已是艺术,刻瓷是在瓷器上的艺术再创造,可谓一种点染在艺术之上的刀尖艺术。
刻瓷艺术,源于秦汉。魏晋时出现了在瓷器上錾刻底款的方法。明末清初时,刻瓷开始在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乾隆后期,宫廷中成立了“工艺学堂”,学堂设立“镌瓷科”,专门培养刻瓷人才。清末几经战乱,宫廷里的刻瓷艺人流落民间,渐渐被历史淹没,逐渐失传。解放后起,一些民间家艺术家深入挖掘,让这门古老艺术再现青春。虞城人申世德就是其中之一。
申世德少年学画,功底深厚,他从1975年开始挖掘、学习、发扬刻瓷艺术,于1987年攻克技术难关,使这一“非遗”得到了再生和发展。
申世德刻瓷艺术,就是在素瓷上,用一种特别的工具,像钻石刀等,刻上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以及西洋画等。刻瓷的主要用料是瓷盘,瓷盘的选料十分考究,多以色彩晶亮、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的白色瓷盘为主选。
刻瓷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由于是在已烧成的瓷面上直接刻画,不能修改及涂抹,所以刻瓷特别考验艺人的刀尖工夫、书画才能,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尤其在力量把握、刀具磨制、雕刻角度上,更应技艺纯熟,恰到火候,否则一刀失准,“全盘皆输”。
申世德经过多年摸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刻法。他把这些刻法分为了三大类,阴刻法、阳刻法以及阴阳结合的刻法。阴刻就是把线条刻成阴面,刻成凹槽,然后着色。阳刻就是把线条、画面以外的部分刻下去,把需要造型的东西留出来,这是阳刻。阴阳结合刻法就是两者结合起来,需要阴刻的阳刻,需要阳刻的阴刻。
刻瓷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钻石刻线刀、尖刻刀和扁刻刀等刻瓷工具。而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刀迹的错落、深浅、疏密,可使作品形成刚劲、柔美等不同风格。其虚实、顿挫,又能表现物象的轻逸、厚重等感觉。申世德在几十年的刻瓷人生中发明了不少刻瓷工具,并且总结出了自己的工具使用方法。
一种是镌刻法。镌刻是一种传统的刻法,是过去做石碑刻碑文的一种刻法,申世德将它衍变过来,就是用锤敲打着钢锉来刻。镌刻法刻出来的有一些金石趣味,雕琢痕迹,比较明显。另一种是钻刻法,又称笔刻法,雕刻刀是一把钻石刀,刀尖使用一种天然钻石,刻出来的线条细而传神。
申世德刻瓷艺术有它自己独有的颜料。经多年摸索,申世德研究出一种专用颜料,既不褪色,又不掉色,能15%渗进去,令色泽保持更持久。
每一项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刻瓷也不例外。申世德刻瓷艺术的特点就是它既有雕琢的金石趣味,又见绘画的深远意境。有人称它是在陶瓷上的刺绣。如申世德用镌刻法刻出来的牡丹,就像刺绣的针法一样,一点点凿在瓷面上,使画面无比细腻,无比真实。
申世德刻瓷能刻各种立盘、色袖盘、花瓶、瓷板、瓷片等十几个品种,而且能刻出人物、静物、花鸟、虫鱼、走兽、风景、书法等众多题材。近年来,申世德以刻瓷为载体,创作了很多以商丘文化为题材的刻瓷作品,如花木兰系列、张巡系列、商丘起源玄鸟生商、相思树故事等。部分刻瓷作品以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申世德刻瓷艺术,以其内涵丰富,兼蓄画面的艺术美、雕刻的立体造型美、材质的自然肌理美和工艺的装饰美,更凸显实用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当下书画与紫砂,两大极其贵族、高雅的文化艺术正在寻求最为完美的渗透和融合。刻瓷因其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与它们更易于找到切点。
经氏木雕与黄氏梅花篆字:当艺术绽放为优秀“非遗”
睢县经氏木雕远近闻名,主要原料为本地盛产的杨木,刀法纯熟流畅,造型古朴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经氏木雕历代不缺雕刻能手。传承人经太振在继承祖传木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0多年的勤学苦练,技艺日渐成熟。2007年5月至7月,在商丘、郑州召开的艺术博览会上,其参展的作品《八仙过海》《龙凤舞中原》《扬蹄驶千里》《丹凤朝阳》《鹏程万里》等深受参观者关注和好评。2008年4月,中国旅游交易会上,他的木雕作品被评为商丘市参展优秀旅游产品。同年,他创作的一幅《龙飞凤舞迎奥运》,为北京奥运献上了一份表达了商丘艺术和商丘人热情的珍贵厚礼。
梅花篆字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艺术瑰宝。相传为画圣吴道子的杰作,他把汉字书法艺术与梅花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近看是花,远看是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睢县黄氏梅花篆字,据传始于唐代。唐李世民时皇宫御玺被盗,留书“梅大侠”三个梅花篆字。皇帝传旨四处捉拿,因抓不到真凶,但凡会写梅花篆字者格杀勿论。其时,会写梅花篆字的黄氏远祖为避祸隐匿襄邑乡下。为世代传承,族规每代只传长子一人。且故意把梅花树的遒劲枝干改变为纤柔的藤蔓,把梅花改为蝴蝶花,以避杀身之祸。有据可查的是从清朝中叶至今,计传五世,近200年的历史。2007年,黄氏梅花篆字传人黄绍长,在梅兰竹菊全国书画大赛中创作的梅花篆字作品荣获金奖。
经氏木雕与黄氏梅花篆字,同是绽放在睢县文化厚土上的艺术奇葩。当艺术绽放为优秀“非遗”,如同车到山前,船到桥头,路已在脚下,无限风光就在前头。自然,“上嫁”的资质也会愈前行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