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是地球表面的岩石经过自然风化、水流冲击和磨擦所形成的卵形或接近卵形的石块,一般是用于铺路或制混凝土时被当作建筑材料来使用的。在平常人的眼中,它的作用也仅仅是这些。而直到有一天,有人在经过一番审视、观察之后,将它带到画室之中,在上面开始作画,从此卵石便与艺术结缘,开始了它新的旅程——艺术之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北京城里,一位年青的父亲正在路边逗女儿玩耍。忽然之间发现了一块形状极像蛾子的河卵石。他拿在手中反复给石头“相面”。从事美术工作的他用笔略一描画,一只乱真的飞蛾便出现了,摆在桌上连生物教师都以为是只昆虫的化石。这一个偶然的发现,竟然创立出一门民间艺术的新品种。而使他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小小的卵石画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
意外的收获使蔡建国对卵石画的钻研越来越深入。随着卵石画越画越多,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造型艺术上,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线的旋律,是构成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因素;而线的构成,则是运用中国特有的书画工具——毛笔来完成的。用毛笔所描绘出的线条,在表现形体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坚硬柔软、光滑毛涩、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表现力极强。而这种效果,是在西洋绘画中用钢笔、铅笔、油画笔所无法达到的。
世界万物都有其特定的外型,而人的想象却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令人无限遐思的画面,需要的是匠心独运。在确认了一幅画的构思之后,要先用铅笔简单地画出图案的大致轮廓,而这也正是完成卵石画的第一个步骤——构图。
在构图之后,就要进行勾勒了。卵石画所用的颜料比较广泛,只要是色分子稳定性强,不易变色的矿物质颜料都可以采用,比如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等。勾勒要分为好几次才能完成,第一次要用颜色较深的颜料沿着铅笔打好的布局来进行大致的勾勒。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对原布局进行小范围的修改。进行完第一次勾勒之后就可以将铅笔的痕迹擦去,然后用笔继续进行勾勒和修改,使图案在卵石上更显成形。在卵石画的创作中,可以大量地借鉴或运用其它艺术门类的技法,比如像瓷器的开片效果就可以运用画笔在卵石画中表现出来。用这种方法绘制成的人物服饰极具装饰效果,显得丰富多彩,变化性较强。
为了使人物的脸部更加丰富,更具立体感,这时就要运用国画当中分染的方法,用一支色笔和一支水笔交替使用,一点点地将阴暗面分出来,这样人物的形像便会活脱脱地从卵石上浮现了出来。
从一块普通的卵石到一幅成型的卵石画,其过程并不复杂,但一幅好的卵石画的关键是需要创作者日常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卵石画才会更具有生命力,才会给人们美的享受。
在卵石画的创作中,还可以制造出类似金石篆刻的效果。一眼看去还以为这些线条是用刀子在石头上刻出来的,而实际上都是用画笔画上去的,这就是“以笔带刀”。
卵石画的创作是不拘一格的,它的技法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相结合,是写实、抽象与装饰风格的大融合。它不仅仅注重于造型、色彩、质感和光彩,更注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小小的卵石上可以表现出人的心情和自然的意境,追求的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由于卵石画的创作多是以型为主,充分利用卵石所具有的天然外型、表面纹理和突起进行构思创作,于是寻找一块称心的卵石便是创作当中的首选任务。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碰巧遇到了蔡建国的一位老朋友,他是专程来送石头的。卵石画与其他民间工艺一样,也需要有兴趣相投、甘愿为我国民间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付出一切的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心。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一个关于卵石的神话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牧民正在安营休息的时候,忽然天神出现了,天神告诉他们要多捡一些卵石放在袋子里,这样明天会非常开心,也会非常懊悔。牧民们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照神的旨意捡了一些卵石。到了第二天,他们惊喜地发现所捡起的卵石都变成了钻石。在高兴的同时,他们也非常懊悔,后悔没有捡起更多的卵石。传说终归是传说,卵石也不会真的变成钻石。但是普普通通的卵石经过民间艺人们的创意与匠心,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撞击中,妙笔丹青、浑然天成。在这方寸之间,勃发出溢满画外的激情,以音乐般的享受,荡人心扉,令人陶醉。而这种脱胎换骨,化平凡为神奇的魅力也正是我国民间工艺为世人所喜爱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