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戏金蟾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人们生活艺术完美的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的结晶,原称“门神”或“码子”,外地商人称为“花货”,源于汉唐壁画艺术,由“桃符”演变而来,为中国木版年画的源头。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传承至今。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华民族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年来它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朱仙镇年画艺人采用古老淳朴的艺术手法,彰显了中国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我国农耕文化以及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和愿望。一直以来,朱仙镇木版年画被人们视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民间艺术百科全书”和农民赖以生存普及农业生产知识、科技技能、农事活动的“百科全书”,所以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一直表示出一种美好的愿望、美好的寄托,美好的向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承载着“成人伦、助教化”的社会功能。历朝历代,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特殊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这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美好愿望的年画,渐渐地得以快速发展,渐渐地成为我国广泛应用和传承的一种民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千家万户必备之物。年画作为新的一年到来的祈福,它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寄托,而且还是较高欣赏价值的装饰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渐渐地成为我国新年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文化景观,这种文化现象一直传承有序,渐渐地成为中国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我国民间迄今还流传有“二十八,贴花花”,或“年三十,贴花门”的习俗。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从此记载不难看出,宋代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在民间使用,而且还影响到了北宋东京开封,同时还反映出年画当时的官宦人家在东京开封设场印刷,民间大批的年画艺人进入开封城开设年画作坊,以制作朱仙镇木版画为业,真充分说明朱仙镇木版年画当时已经进入京城开封,并成为一种过年的风俗习惯和一种风气。再据宋代诗人王安石题除夕诗载:“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荼苏。千门万户重重日,从把新桃换旧符。”从王安石的诗中不难看出当时朱仙镇年画的需求量。受其影响朱仙镇木版年画这种年文化现象渐渐地影响到了全国,渐渐地成为中国年文化的一种景观。
北宋末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京城东京沦陷,年画艺人四散而去,多数年画艺人迁往朱仙镇。而随朝南迁的其他年画艺人和前往其他地方的年画艺人,将朱仙镇木版画制作技艺带到他处继续开设年画作坊。元代以后,随着贾鲁河的贯通,朱仙镇一度成为成为华北最大的水陆要冲,至此朱仙镇木版年画又一次得以长足发展,当时木版年画已经成为朱仙镇重要的商业。明代由于政府放松了对手工业的控制政策,朱仙镇木版年画再一次得到了发展。清代呈现出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发展趋势,受其影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题材业不断增加和丰富。清乾隆年间,朱仙镇达到鼎盛,木版年画业得到了广泛发展,据载,当时镇内有年画作坊多达300余家。清末,随着朱仙镇商业的衰败,年画日趋萧条,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镇年画商号仅剩70余家。民国初年,全镇年画商号仅剩40余家。1938年日军侵占朱仙镇后,多数作坊迁往开封,或将年画存版转卖于开封城内的“南纸业”商号,至建国前夕,朱仙镇年画已极少恢复。20世纪60年代,文学艺术遭到摧残,许多流传了数百年的年画木版被焚毁,年画艺人、年画艺术受到打击和迫害,人民的精神追求也发生了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带来了文化繁荣的春天,当地政府组织老艺人恢复年画生产、挖掘整理传统民间艺术,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使朱仙镇木版年画得到了恢复,从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发展。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1993年政府成功组织召开了首届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2000年开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启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古板保护工程,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古代年画板的征集活动,此次征集活动中,我们共征集古板33块,通过古板征集有效的保护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遗迹,200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2004年,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省第一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正式启动,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技艺被国家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们启动并编制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传承、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至2012年借助郑汴一体化发展机遇,我们启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工程,编制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征集方案,自2008年至今我们先后征集年画古板100余块,申报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发基地3家,研究开发年画新产品36个品种,恢复历史年画品种22个,复制古代年画板20块。朱仙镇木板年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民间情趣,独有的艺术特色,淳朴的民族风格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优秀的民间艺术奇葩,被国际友人称之为中华瑰宝。三十年代末期法国出版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专集,引起西方美术界的强烈反响,使得法国、比利时、西德、日本、缅甸等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字画研究生,不远万里专程光临朱仙镇,探讨年画的制版艺术和印刷技巧。近年来,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优秀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进行展览表演,深受亚洲人民的青睐。2009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应邀参加中原文化港澳行,同年12月应邀参加中原文化宝岛行进行巡回展出和表演。2011年9月朱仙镇木版年画前往以色列参加世界第32届民间工艺品展览展销会,以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品,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朱仙镇木版年画长卷》被耶路撒冷市政大厅永久性收藏。现如今,朱仙镇木版年画依然继承着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深受国内外专家和艺术家的关注,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凝聚着我国民间文化精华的艺术精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