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的禹州农民,在小小的葫芦上烙出了大千世界,作品销到了韩国、日本等地。他就是禹州市郭连镇岗头李村的李松强。
一个葫芦8000元
9月9日上午,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在岗头李村见到了50岁的李松强。穿着红色T恤的他正踩在雨后的泥土上,巡视满院的青葫芦。各种各样的葫芦让人眼花缭乱,大的足有1米长,小的却只有几厘米,有传统形状的,也有像如意、麻花的。
谈起葫芦,李松强如数家珍:“这种叫瓢葫芦,直径25厘米以上的,市场价在1000元以上;这种50厘米以上的丫丫葫芦,市场价在3000元~5000元;这种把玩的小葫芦,被工艺行里称作手掌葫芦,一般大小在5厘米左右,精品也能突破千元。”
说完,李松强从屋里抱出一个90多厘米的巨型葫芦,上面烙着《清明上河图》(局部)。他骄傲地介绍这这件得意之作:“像这件,给八千块俺都不会卖。”
见记者惊呼葫芦烙画的昂贵,李松强笑着解释:“你可别小瞧这葫芦。第一,葫芦外形长得标致的很难得,五十个里难出一个;第二,制作葫芦费工夫,削皮、晒干、打磨、绘画、烙画、涂清漆等工序,都有着严格的间隔时间,都考验着作者的功夫。”
慧眼发现无限商机
葫芦谐音“福禄”,在葫芦上用烙铁烙上各种民俗图案,更有着喜庆、吉祥的寓意。李松强自小就喜欢把玩葫芦,后来还自学了烙画。有了搞葫芦烙画的打算后,他随即承包了三片小块的基地,种上了不同品种的葫芦,当年就有了六位数的收益。
在李松强的葫芦基地里,记者还遇到了前来学艺的农民李长有。50多岁的他一辈子在土地上刨食,看到同样种地的李松强收入远远超过自己这老把式,忍不住登门拜师。李长有算过一笔账:1棵藤至少两个葫芦,一亩地近2000棵,一个好葫芦价格在10元至20元。就是光卖葫芦,也比种地强多了。而像李长有这样的徒弟,李松强还有好多个。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不怕他们抢你饭碗?”记者问。
李松强自信地回答:“不能那么短(小气),我是农村孩儿,知道农民赚钱的艰难。能带动大家致富是我的心愿。而且烙画葫芦市场需求量大,乡亲们要是有心劲,我们整个乡干这都中。到时我就专门给大伙跑市场。”
善良的李松强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干的。他成立了种植联合社,教授乡亲们种植技术。并努力开拓市场,预备在不久的将来,成立“葫芦李”公司。“到时乡亲们种,我统一收购,再组织技师加工、创作,把产品销售到欧洲、美国!让大伙的腰包都鼓鼓的!”李松强幸福地憧憬着。作者: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朱晓路 李慧晓【原标题:禹州农民李松强 葫芦上烙出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