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31年的姚敬堂老人可以说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木版年画。走进姚老的客厅,记者一下子就被姚老所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杯奖状所吸引。当记者问起这些奖项的来历时,老人只是低头笑笑,不以为意。当记者询问有关木版年画的问题时,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中国网:您接触木版年画是在什么时候?
姚敬堂:我家在杨武村,我们那个村基本上都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第一次接触木版年画的时候正在上学,我那时候热爱工笔画,恰巧木版年画属于工笔画的一种。到50年说是“四旧”,不准生产,木版年画算是撤消了,逐渐就没有木版年画了。到了“文化大革命”,木版年画的生产就停滞了。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逐渐把木版年画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恢复起来。当时成立一个年画社,由我来任社长。然后又成立了研究会,我任研究会会长,一直到93年我退休。退休以后,我仍然忘不了我的木版年画,可以说,我把我的这辈子都投入到木版年画的生产与研究上了。
我现在去哪都会带个相机,把我没见到过的年画拍下来,然后回来我做复原工作。我抢救并恢复了198副古老的年画,就编个年画故事集。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详细说明了朱仙镇年画的特色、历史沿革,而且我为每张木版年画我都会写写他的历史故事。
中国网:在您看来朱仙镇年画的艺术特色都有哪些?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四大特色。第一,构图比较饱满。与杨柳青、桃花坞两地的绘画风格极为不同。第二,线条粗犷。朱仙镇年画的线条表现特点是从汉唐笔画演变过来的,现在恢复的朱仙镇年画非常像吴道子那个画法。第三个形象夸张,突出人物的特点。年画上的人物都有哪有特点,朱仙镇的年画就会把这个特点夸大地突出出来。如果这个年画人物头部有特点,年画就会将头部放大。又例如,人骑着马,马不是主要的,人是主要的,那么人物就在构图中占很大的比例,马就会非常小。第四个特点就是用色夸张,不循规蹈矩。朱仙镇年画都大胆运用大紫大红这样夸张的颜色。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朱仙镇年画之所以颜色鲜艳且经久不褪色,是因为用的是植物色或矿物色,我们不是用的化工颜料。举个简单的例子,黄色是国槐开的花,在马上要开花的时候将花摘掉,晾干后经炒、炮制后提炼出来我们木版年画用的黄色。
中国网:现在朱仙镇的年画是否还沿袭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正宗的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还是按照祖先流传下来的工艺在制作。我认为,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要。从制作工艺、所用的材料再到印制程序都应该大力加强保护。如果单单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从而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这是对文化遗产的粗野破坏,我不能接受。如果朱仙镇的年画不用老的制作手法,那么我们的文化就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甚至能否存在都将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现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视,刚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出了“非遗”传承人的重新认定与加强专利的保护。我认为这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