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青天的李白、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钗、憨态可掬的弥勒佛、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农家乐……这些表情逼真、惟妙惟肖的泥人,让人爱不释手,而赋予这些个泥人“神韵”的人,便是“泥人杨”的第五代传人、正阳县付寨乡美术教师舒艳。
1
神秘的“泥人杨”彩塑
今年32岁的舒艳,从四五岁懂事起就像个“泥妞”,整天用泥巴和小伙伴们玩“过家家”,最喜爱玩的是用泥巴捏一个碗状的东西,然后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民间俗称摔“哇呜”。到了10岁左右,她跟奶奶学会了捏一吹就响的小鸡小鸭小鹅。舒艳12岁时,有一天,一直对奶奶家那个木箱子很好奇的她,缠着奶奶打开了那个大木箱,竟然发现里面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彩塑泥人。经不住她的再三追问,老人才告诉孙女自己的真名叫杨玉枝,是“泥人杨”的第四代传人。原来,“泥人杨”彩塑始于130多年前的清末时期,当时山东省兖州市民间老艺人杨尚清携家带口避难逃荒到正阳县新阮店乡安居下来,从此祖祖辈辈靠捏泥人赖以生存。到了“文革”时期,泥人彩塑被当成“四旧”破除,杨玉枝老人的丈夫舒玉春也因此被批斗致死,作为“泥人杨”第四代传人的杨玉枝受此打击,从此对世人闭口不谈泥人,“泥人杨”彩塑濒临失传。为了不让“泥人杨”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失传,杨玉枝老人决定将“泥人杨”技艺传授给孙女舒艳。
有了奶奶的手把手传授,舒艳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习手工泥塑和剪纸艺术,她还专门在黄淮学院美术专业进行了“修炼”。经过对祖传技术的探索研究,古老的“泥人杨”艺术在她的手里有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泥人杨”彩塑的保存、造型等方面更加长久、美观。
2
每一道工序都细致入微
“大件作品,夏季耗时一个月,冬天需时三个月,要用去泥巴两盆,重约四公斤。”舒艳告诉记者,泥塑最讲究的是“备泥”,选土要用直径30米到50米之间的黄泥,这样做主要是制作出的泥人不伤手、不裂口。为了捏出过硬的作品,她用的土都是从20公里外的乡下托人带回来的。捏制时,将定量的胶泥放在青石板上,用木棰反复砸制,一边砸一边加入棉絮等配料,砸泥的火候非常重要,决定着成品的结实程度和可塑性。打制成的土坯称为熟土,用油布包好后,放入窑内保存,随用随取。在选定主题、构思成熟后,先进行小稿的创作,即制作出泥塑小样。创作的手法有拍、捏、压、挑等。成型后的泥塑要放在阴凉处风干,用砂纸打磨,将调配的色彩细致地铺在泥坯上,最后将小配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这样一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就完美地呈现出来了。
舒艳捏制的泥人到底有多逼真?她给记者举了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十五岁时,妹妹舒静和自己怄气,不喊姐姐了,她就捏了一条蛇放在妹妹的被窝里,结果把妹妹吓得掉头就跑;舒艳上幼师时家里穷,吃不起苹果,有一次下学回家,看见母亲买了苹果放在卧室,她就每天捏一个烂苹果放在袋子里,然后拿走一个真苹果解馋,家里人竟没有发现她的恶作剧。
舒艳说:“我现在还达不到第一代传人杨尚清能在宽大的袖子里或蒙面捏头像,我相信有一天会实现这个梦想。”
3
让古老的“泥人杨”传承下去
二十多年来,凭着一双手、一把小刀、一块纸板、一把尺子和一块不起眼的泥土,舒艳先后捏制了1000多件“泥人杨”彩塑。
1998年,舒艳第一次拿着自己的“泥人杨”彩塑参加了正阳县民间艺术展,一下子轰动全县,所展示的“泥人杨”被当场抢购一空。
时隔13年后的2011年,舒艳的“泥人杨”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一举摘取了全县廉政文化书画展奖项。
“舒艳的‘泥人杨’是我见到的迄今最完美的泥人艺术。我选中了一套‘吉祥娃娃’泥人,到时赠送给外国友人。”即将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出访美国的我省青年作家张运涛告诉记者。
“泥人杨的作品人物、动作、性格、表情各不相同,或胖如蠢猪、或瘦如豺狼,或奸诈、或贪婪、或狡猾、或凶残,形形色色,面目可憎可笑,看了令人捧腹。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我们已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阳县文化馆馆长王更生说。
“没想到这个‘没落的艺术’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和认可,为了让‘泥人杨’传承下去,下一步,我打算传授给妹妹舒静,争取把它发扬光大,走出我们驻马店和河南……”舒艳说。【原标题:玩泥巴二十多年 捏了泥人上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