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荥阳地区是草帽辫的传统产地。草帽辫又名麦秸辫是农妇利用麦秆掐制的手工艺术品。据《荥阳县志》记载“草帽辫始于南唐董待卫之女董月英。”《清明上河图》中有众多戴草帽的游人说明了在北宋时期草帽在民间已很普及。民国七年(1918年)编纂的《荥阳县志》记载“草帽辫每岁出口大宗近复设传习所改制细辫行且普及。”荥阳草帽辫在国际市场上素有“桥辫”之称。据记载桥辫最早始于古荥的惠济桥一带故此称“桥辫”。清末民初河南省出品协会名誉总理李星治、名誉会长陈子元曾在杂志上撰文道“桥辫已多次参加巴拿马赛会在英、美、日本等国享有崇高的声誉。”
在清朝中叶以前中国还是古老的自然经济农民掐辫辑帽只是为了自用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据说新过门的媳妇第一个夏季要回娘家为丈夫拿回几顶草帽叫做“回奉帽”,这在荥阳民间已形成一种风俗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麦品种的改良麦秸秆逐步由长变短草帽辫的原料匮乏人们不再掐制草帽辫了,草帽由塑料制品代替。草帽及麦秸辫已成为历史载入史册。朱永忠【原标题:荥阳草帽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