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金色麦草画铺就万名农民致富路

2013/8/5 15:54:21 点击数: 【字体:

    每天吃过饭,收拾停当,汝南县罗店镇六合村妇女杨花便坐在自家屋里一张桌子前,写写画画,剪剪粘粘,开始制作麦草画。

    “在家里做麦草画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一个月平均能挣3000多元,也不耽误给学生做饭、照看家里。”杨花说着,脸上写满了笑意。

    据了解,在汝南县像杨花一样农忙荷锄、农闲作画、足不出户吃上文化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近万名。她们依托当地资源和麦草画、麦草工艺瓶加工技术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每月平均收入3000元~5000元不等。

    汝南农民画源远流长

    植根文化之乡、出自农家之手的汝南麦草画是在汝南农民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汝南农民画源远流长,它发源于罗店镇(原来的王桥公社),起源于明清。上世纪70年代,王桥公社成立河南省第一个农民画院——王桥农民画院,先后有1200多人参加农民画的学习和培训,涌现农民画家400多人,为农民画创作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王桥大地,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也给王桥农民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王桥农民农忙种田、农闲绘画,作品在省内外展出时屡屡获奖。

    王桥农民画立意简单、线条单纯、着笔轻快、质朴纯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突出反映了农村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切身感受。

    1993年,汝南县创办了全国首家农民画院——河南王桥农民画院。画院拥有国家级书画协会会员36人、省级会员58人。截至目前,王桥农民画在国家级展出中有39幅获奖,在省级展出中发表750幅,其中农民画家袁宝华创作的《春回大地》、《芦荡晨曲》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1994年春,送往日本展销的王桥农民画,第一次创汇20多万日元。1996年,罗店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汝南农民画入选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罗店镇被河南省命名为“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麦草画——

    农民画的延伸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罗店镇农民画家转变传统观念,把农民画这一特色文化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开展“以文养文、多业助文”活动。1993年,以袁宝华为代表的一批农民画家在农民画的基础上,利用麦秸秆开始了麦草画的研制与开发。他们大胆吸收国画、剪纸、烙画等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精湛的制作工艺研发出了风格独特、形神兼备的民间工艺珍品——麦草画,成为农民画的延伸和发展,可与汴绣、苏绣媲美,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为把这一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罗店镇筹资70多万元建起麦草画生产办公大楼,成立天中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全镇招聘500多名心灵手巧的青年农民从事麦草画生产制作。天中麦草画经过多次更新换代,开发出花鸟、山水、人物、历史名画等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进出口经营自主权。麦草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骑虎女神》分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展一等奖和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2011年,汝南麦草画制作工艺入选驻马店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镇有3000多人从事麦草画加工业,并带动周边许多农民生产加工。他们中有许多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文化产业带头人,有的还在武汉、郑州等地创办多家麦草画厂。

    日前,笔者采访了汝南麦草画新一代领军人物袁月英。从小受父亲袁宝华的影响,她19岁就开始在天中麦草工艺品有限公司学习绘画、制作,很快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她以汝南梁祝故里文化为素材,制作的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梁祝系列作品,曾荣获河南省第三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一等奖、中国专利博览会金奖、第五届中国西安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工艺美术系列技术成果金奖。2003年,她成立了袁月英麦草画艺术研究院和天中礼品有限公司。在继承和发扬祖传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发出了麦草画工艺口杯、浮雕麦草画、麦草画屏风、卷轴麦草画、立体麦草画等千余个品种,年创产值500多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500多人,成为当地麦草画生产的主要企业。

    今年40多岁的赵俊明和爱人张冬是罗店镇罗西村人,也是从天中麦草画厂走出的技术骨干。1998年,他们成立了明振麦草画工艺品厂,产品畅销海内外,年创产值200多万元,有300多人给厂里加工麦草画。2011年7月,他们在北京与《心灵鸡汤》作者、美国亿万富翁马克汉森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按照订单为其制作,精湛的制作工艺得到外国人的称赞。张冬说:“这几天收到的订单很多,都做不及。我们刚为那个亿万富翁制作了160幅自由女神麦草画,才发往美国没几天。”

    汝南陶瓷麦草工艺瓶——

    麦草画的创新

    作为文化产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发展壮大。汝南麦草画在向多样化、精品化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2006年,汝南县一笑堂成功研制开发出新的工艺品——陶瓷麦草画工艺瓶,这项发明把汝南的麦草画和景德镇的瓷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观之凸凹有致纤毫毕现,触摸光滑细腻温润如玉。陶瓷麦草画工艺瓶的神奇之处在于把瓷器和麦草画这两种艺术瑰宝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比起传统瓷器,它具有植物茎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有用料安全、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等特点;比起传统麦草画,它有抗氧化、永不褪色和更加实用等特点,易于长期保存。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六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公司还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500多户,每年为画农增收千万元以上。

    文化产业富了万名百姓

    麦草画、麦草工艺瓶俏销,使得昔日被当柴烧的麦秸秆身价倍增,出现“汝南麦秸比麦贵”的现象;许多农户人工收打小麦,把挑拣好的麦秸秆卖给麦草画公司,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一年增收100多万元。

    以天中麦草画有限公司、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汝南一笑堂有限公司为主的大批文化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发展壮大了当地特色文化产业,而且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目前,汝南县拥有国家级书法、美术、民间艺术家等协会会员65人,省级会员109人,市级会员400多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全县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有2万多人,年产值超亿元。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李勤玲【原标题:金色麦草画铺就万名农民致富路】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12年02月0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