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之外,祖上的规矩也得改了。佟起来只有两个女儿,他说二女儿是学美术的,将来会传承蝶画。
“物色好学生很难,需要天分也需要缘分。我一直想找个能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干一辈子的人,但很难。”佟起来叹气道。他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多创作、多留作品,开个展览,更好地宣传蝶画。
作为滕派蝶画目前国内的唯一传人,佟起来在继承其父画风的基础上,在不夺蝶之秀色的同时,尝试改变衬景,使画面更加丰满。图为佟起来蝶画作品。
-后记
活下去,怎么活?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中国传统民艺(民间工艺美术)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美名。本系列所涉及的汴绣是“桑者闲闲”的穿戴类工艺,花灯和风筝是“百戏喧哗”的游艺类工艺,蝶画是“门舍增辉”的装饰类工艺,它们是数千种民艺中的个案,把它们串在一起见诸报纸的重要因素,是地域接近性——都是活在开封的百作手艺,都和那个逝去的大宋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
四种民艺,或画或绣或扎制,技艺不一,其内在品质一律,实用、朴素、温情,具有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智慧,表现出节制与实在的美学品格。它们活到现在,已经是一种巨大的成就。从市政打造“魅力城市”的角度看民艺,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看民艺,从每种民艺自身流变或每个民艺传承人自身感受看民艺,问题很多,庞杂的概念有时是要(或只能)着落在一个人身上的,这就是传承人。属于特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是对民艺最好的保护。人活艺活,人亡艺绝。
对民艺传承人的保护,我们的近邻日韩有非常具体的操作,它们有一个“人间国宝”工程,选拔民间著名艺人或匠人,认定后对其扶助,规定其责任和义务。日本的“人间国宝”年特别扶助金200万日元(约14万元人民币),韩国政府按每人每月100万韩元(约7000元人民币)提供补助。要求传承人研究传习最传统工艺,产品可以出售,但不许改变工艺,还要悉心培养传承者。在韩国,若培养出一个大师,会另外给传承费。有望成为大师的学生,政府也给经费,老师死了,学生能够马上传承。
保证一个“活态”的文化,先不能断线,这是前提。之后会有两种情况出现,某些民艺因其实用价值的消退不得不衰败,如打铁,你不要问它有什么用,对它的继承是不讲条件的,文化需要大量保存东西,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它,因为它曾代表一个时期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对它的“保护”,可能就是停留在博物馆里、画册里和光盘里。
还有些民艺是让它们在现代生存环境中找准位置,重放光彩的。对它们的保护要通过“研发”和““利用”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民艺自身求变、社会认知和政府支持三方面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找准熟悉的现代和陌生的传统之间的接合点,十分重要。□记者盛夏文图【原标题:花开汴梁滕派蝶画“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