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学术专栏 >> 浏览许昌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古乐《葛天氏之乐》的文化阐释(3)

2013/4/17 17:06:26 点击数: 【字体:


 
    五  《奋五谷》
 
    “葛天氏之乐”的第四阕为《奋五谷》。

    奋,即奋起、振作;“奋五谷”当然就有着让五谷蓬勃生发之意。

    在湘西泸溪、沅陵的苗族居民区,现还保存着一种名为“跳香”的农业丰产祭祀仪式,其中也有一节叫做“传五谷”的仪程:
 
    “传五谷”主要是参加“跳香”会的各家把明年打算种植的种子各抓一把,统一放在一个坛子里,然后再用布封住坛子口,由掌坛师念好咒语,点上法术再放进神台下的土洞内,盖上一层薄土,等到明年三月初五(玉皇生日这天)再打开观看,……来预卜丰收的好坏。

    等掌坛师理完五谷收成后,再由各家各户求卦预卜丰收吉兆。神卦表示神灵保佑,五谷丰收。阳卦表示遮了日月,封了火阳,这家主户必须祈求五谷神暗中保佑。……(其中搬演了傩戏《搬土地》)其主要表演过程是:表演者头戴白胡子老人面具,手持拐杖去南山开荒种地,动作有:砍火畲、挖土、播种、锄草、收割、进仓。每做一个动作,就到处抓围观的小孩或年轻人拉犁耕地,引起众人捧腹大笑,表演诙谐而又风趣,围观者都要帮唱帮腔,在表演生产劳动场面时,大家还要伴以阳雀、牛、猪、鸡、狗等口技声音,使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它的唱词有“修地”、“烧地”、“锄草”、“收割”共为五段,……唱完后由扮演土地神的演员把各家各户埋进洞子后余下的五谷撒向周围群众,众人马上扯着衣服去接下。看谁接到的什么种子多,就象征着明年种什么收成好……

    接着由扮演土地神者带头唱《十月季节农事歌》,群众在周围帮腔。
 
    把“五谷撒向周围的群众”,这是名符其实的“奋五谷”。虽说这有着某种明显的巫术功能,但从整段仪式来看。“白胡子老人”教授生产的知识和劳动的技能,对葛天氏的人们更有着实际的意义。因为,在古今中外众多的原始部族所拥有的农业丰产祭祀仪式中,人们都曾经用歌舞去展示自己的生产劳动生活:

    在贵州咸宁县板底乡裸戛村,遗存着一种古老的祭仪──“撮泰吉”(又称变人戏)。“撮泰吉”反映的是彝族的先民创业、迁徙、生产、生活、繁衍的历史。仪礼中,参与者对祖先如何烧山林、开土地、刀耕火种、训牛犁地、撒种、薅刨、收获等生产过程都有粗犷的模拟表演。

    在湘西自治州的深山老林中,也还遗存着一种神秘的原始祭礼“毛古斯”。“毛古斯”的角色有祖公、祖婆各一人,儿孙若干,以及一些由人装扮而成的耕牛、野兽。祭仪主要的表演内容有:清扫邪气、请梅山神、狩猎、捕鱼、捞虾、做阳春(即耕种收获)、打铁、粑粑哈(即做粑粑)等日常劳动生活。而这些劳动技能,都是由祖公、祖母亲手教授。(田野考察)

    在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中,当酒神狄俄尼索斯死而复生之后,他走遍了希腊、叙利亚、亚细亚,直至印度,然后经色雷西亚回到欧罗巴。一路上,他传授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他能化着山羊、公牛、狮子和豹;能使葡萄酒、牛奶和蜂蜜如泉水一样地从地下涌出来。在祭仪中,人们就要重新展演这些往事。

    俄西里斯(Osiris,又译奥锡里斯、乌色里斯)是古代埃及的一位死而复生之神。俄西里斯也是一位农神,他教导埃及人耕地播种、榨取葡萄汁。待埃及开发之后又周游各地,把农业生产知识传遍世界。在对俄西里斯的祭祀仪式中,生产技能的传播无疑是其主要内容。

    在古今中外的祭祀仪式中,“奋五谷”的表演都是通过歌和舞来展示的。这种表演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生产劳动模拟。整个表演,实际上又是一堂形象生动的农事生产技术课,解放以后挖掘整理的土家族长篇史诗《摆手歌》(又叫《社巴歌》),其中的农事劳动歌就分为“斫草挖土”、“做秧田”、“泡谷种”、“种包谷”、“插秧”、“薅草”、“吃新”、“打谷子”、“背包谷”、“摘茶籽、捡桐籽”、“种冬粮”若干篇,诗歌长达千行。如在“泡谷种”中,38行诗歌就讲述了泡种的时节、选种的要求、泡种的流程、发芽的技术等丰富的内容,同时也表达出了劳动者的欢乐。

    “葛天氏之乐”中的《奋五谷》,实际上就是一部葛天氏部族的农业“教科书”。
 
    六、《敬天常》
 
    “葛天氏之乐”的第五阕为《敬天常》。

    “天常”,即天之常道。“敬天常”就是敬祭天的常道:祈愿老天爷风调雨顺,无灾无病,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原始人对天神的崇敬是无时无刻的,在《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诸阕中,都会要涉及对天神的敬祭,这里,为什么还要单独地来上一阕呢?答案也许并不复杂。因为,人们在“播下五谷”、竭尽了人的努力之后,自然盼望老天作美,行行常道。

事实上,许多民族、许多地方的农业丰产祭仪,都在一个相当的时候,表示出自己对上天祈盼:

    前面提到的“跳香”,是流传在湘西泸溪、古丈、吉首等地苗族民间农业丰产祭祀仪礼。它的仪程为:1、请神;2、申法(祭奠三皇五帝);3、烧游船(驱邪气);4、传五谷(即“奋五谷”);5、大旋场。

    “大旋场”是“跳香”仪式中的最高潮:

    在原始人的巫术祭祀中,牛角是一种通天的神器;吹牛角号是巫师与天帝沟通的一种主要法术。在“跳香”中,掌坛师在“传五谷”之后,一面旋枯饼、以一种傩艺献媚于玉帝,一面又吹奏牛角敬祭玉帝,无疑是求玉帝给个风调雨顺。所以,在牛角号吹不响时,巫师怎能不急,于是赶忙用口乞呼玉帝。因此,在葛天氏的“敬天常”中,人们不会仅仅是顶礼膜拜,除了歌与舞,也许还有着许多类似于“旋枯饼”之类的技艺。

    土家人的丰产祭仪“跳马”也能提供证明。

    “跳马”中有一段类似于“奋五谷”的、表现苗家人生产劳动场面的“西可乐”(意为“用工具去开荒”)。在“西可乐”之后的仪程,就是祭神。这时的祭神,也不是单纯的法事;而是在喧天的排炮响过三轮之后,一支浩浩荡荡的、有着各式彩旗、竹马、旱船、龙灯、狮子灯、武术贺马队……的游行队伍开向土地坪。在三名土老司和一名女巫的带领下,众人向土地神跪磕三次,接着又向天地跪磕三次,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就是精彩纷呈的跳马表演:“跳马表演历时大约一两个钟头,其间鼓乐不停,炮火不止,花费颇巨。”

    这种精彩纷呈的表演,置于祭神前后,无疑是一种娱神的活动。它取悦于神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敬天常、求丰产。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唱歌网 2012-08-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