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奇特,关键在于它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素胎表面或刷或浇或浸或涮上一层以天然矿石及化学元素为原料的釉浆后,就是入窑烧制这道工序了。高温条件下,钧釉以铜、铁为着色剂,釉色与纹路相交叠置,出窑后就能出现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了。
由于时代的不同,钧瓷的烧制方式也经历着变迁。古代,宋钧官窑采用柴烧;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烧制采用煤烧;1994年以后,禹州的不少钧窑已经采用液化气烧制了。这时候的钧瓷,成品率已经大大提高,结束了以往“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尽管如此,烧成的钧瓷制品一般要再进行检选。合格品一般分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独特,或如高山云雾、孔雀开屏、飞龙戏海、月白风清,或如梅花点点、银星闪烁、彩蝶飞舞、夕阳红霞……
历尽坎坷 传承不绝
北宋末期的钧瓷,已经不再局限于花盆、盘、碗等简单造型了,更多的是为皇宫摆放盆景所用的各类花盆等陈设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祭祀用的樽、炉、鼎等器物。此时的钧瓷釉色,出现了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等多变的窑变釉色。这些瑰丽多彩的釉色,更使得钧瓷“似玉非玉胜于玉”的天然韵味大放异彩。
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开始萎缩。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我国的不少民族工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为了挽救陶瓷工业,清末的民族工商业者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光绪年间,神垕民间艺人卢振太兄弟及其子侄辈,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瓷,使得失传已久的钧瓷烧制技艺恢复了生产。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钧瓷业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恢复发展钧瓷生产,挖掘传统钧窑工艺,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从此,钧瓷事业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钧瓷迎来了黄金时代,钧瓷以它的名贵和高雅,被世人所青睐。
国礼钧瓷 走向世界
现在,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日本、美国、英国、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和收藏家都有钧瓷极品陈列或收藏。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钧瓷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禹州市政府审时度势,也开始为钧瓷产业的提升和长远发展不断谋划。
2002年,禹州市组建了陶瓷工业局,专为陶瓷尤其是钧瓷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同年,禹州市政府出台了《河南省(钧瓷)地方生产标准》,提高了钧瓷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努力从根源上堵死残次品的“出口”。
2003年9月,禹州市政府提出的钧瓷原产地保护申请,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批准,为保护钧瓷这一禹州地方特色产品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4年,星航钧窑建立了钧瓷窑炉博物馆,重现了自古以来钧瓷传统文化和特殊烧制技艺。同年,禹州市对全市钧瓷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整顿和规范,销毁钧瓷残次品15000余件。
与此同时,钧瓷工匠们对钧瓷艺术的执著追求也有了新的成果。钧瓷,频频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钧瓷“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礼品赠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03年至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由荣昌钧瓷坊制作的“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连续3年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参会的各国政要。钧瓷,像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特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它神秘之美传递着中国人的智慧,也折服着越来越多的世人。
随着钧瓷艺术的发展,钧瓷工匠们除了继续探索钧瓷釉色的创新之外,还不断地尝试为钧瓷造型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于是,钧瓷“四大美女”等作品先后出炉,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如今,钧瓷界的各个窑口都以其拥有专利的数量为荣了。
目前,拥有众多钧瓷生产厂家、钧陶瓷产业年总产值10多亿元的禹州,已经把钧陶瓷业当成了它的一张城市名片,满怀自豪地推介给世人。
我们相信,钧瓷烧制这笔古老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定将为我市、为河南、为祖国带来更多的喜悦和骄傲。(原标题:探寻钧瓷古老而神秘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