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铿锵、旋律悦耳、舞姿奔放、气势磅礴……这是欣赏过铜器舞的人对它最直观的感受。 这一古老的祭祀求雨的舞蹈,在许昌县艾庄乡这片土地上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嬗变,如今已经渗透到鲁湾人的生活中。庆祝丰收、逢年过节、新婚嫁娶……只要是有值得庆贺的喜事,鲁湾人就会操起铜器,敲敲打打,迈开舞步,庆祝、祝福……
雏形 祈神求雨的祭祀舞
绝大多数舞蹈起源于巫术与宗教祭祀。“舞,允从雨。”(殷墟卜辞)这句话更直接地表明了中国民间舞蹈与求雨仪式的关联。10月19日,记者来到许昌县艾庄乡鲁湾村采访,从该村铜器舞的传承人口中,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铜器舞早期是用来祈神求雨的。”61岁的王保河是如今村里德高望重的舞者之一,也是村里能细数鲁湾铜器舞历史演变的为数不多的老人。据他介绍,清朝时期,当地十年九旱,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便有了举办求雨仪式的铜器社。求雨时,铜器社先找一名偷水者,称为“水倌”,又叫“码子”,多是村里不全精的人。 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塘灌一瓶水。这时,铜器社的人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装腔作势追赶。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喊越大,一直追到“码子”将水偷回家,将一瓶水洒到地上,再焚香、烧纸求神,至此,求雨活动才算结束。据王保河讲,上一辈的老人纷纷传说,这种方法当时的确灵验,求雨之后村里果真就下起了雨。后又几经旱事,人们便将这种求雨方式固定下来,有了“专职”的求雨人和求雨器材,铜器舞的雏形便由此形成。
王保河老人说,这种求雨方式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后来,村里的老族长鲁元带领村民求雨时,结合当时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敲打铜器时加入了一些跑、跳的姿势,同时制定了三个固定的敲打谱系,即《铜器冒》、《护心镜》、《黑虎下山》。敲打谱系节奏由慢到快,使铜器舞具有了阳刚之气。这种固定的谱系和风格被村民世代流传了下来。在流传过程中,虽有乐谱,但缺少指挥,敲打的时间和节奏都受到影响, 敲打时间不长,就会有人乱了章法,跟着别人乱敲,使铜器舞的音阶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村里的一位族长便举着一面小鼓统领大家,大家以他的鼓声为号开始或结束敲打,即为现在的肘子鼓。至此,铜器舞的组织形式基本确立,现代铜器舞的指挥者也随之产生。
从王保河记事时起,铜器社除了求神还兼娱乐,逢年过节时打打铜器,是全村老少都喜爱的活动。1947年,刘邓大军路过此地,鲁湾村铜器社组织了近百人,轮流演奏,为部队送行。一位团长听后赞道:“此铜器能鼓我士气,壮我军威。”
演变 心中有谱的丰收舞
今年69岁的鲁文建老汉回忆,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铜器舞这种在当时有些“奢侈”的表演也束之高阁,逐渐被人们淡忘。土地改革后,鲁湾村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日子好了,村里人一商量,就自发地兑粮食、鸡蛋等,买回了新铜器,这才又重新敲响了铜器。此后,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的乐呵劲儿越来越高,铜器舞也就越舞越欢。
铜器舞作为一种封建祭祀文化的产物,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也在其表演形式和功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成为村民平日自娱自乐、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鲁老汉说,铜器舞的第五代传人王青木,组织妇女加入到铜器社,引进了弓子锣、油梆、小钹等小型乐器,又为女性设计制定了柔美、活泼、灵巧的舞蹈动作,这一改进大大丰富了铜器舞原本阳刚、质朴的风格,使铜器舞变得更加刚柔并济,成为一种系统、完善的舞蹈形式。每逢春节、元宵节及丰收之际,铜器社便作为鲁湾村的“招牌”与其他村里的舞龙、舞狮队一同比赛或表演。铜器舞这一民间习俗,逐渐踏上了民间舞蹈的道路。
“铜器舞的传承主要是靠心中有谱,以及上辈人口述心授而保存下来的。”王保河说,虽然铜器舞有3个固定的谱系(即3个曲牌),但并没有形成文字形式的曲牌,它的传承都是以口授的形式。他说, 铜器舞一开场只有一种节奏,声如洪钟,清脆、响亮,被称作《铜器冒》(又称《洛阳挂》);其次是《护心镜》渐入高潮,它共有3个节奏,在表演时节奏逐渐加快,鼓点嘹亮;最后是《黑虎下山》,也含有3个节奏,它的声势比《护心镜》更加强大,声如虎哮狮吼,势如排山倒海。这种基本固定下来的曲牌、套路一直延续至今。
“俺从小就看大人们表演,通过看、听,以及老人们教的曲谱,慢慢就学会了。”今年33岁、在铜器舞表演中擂大鼓的王永说,鲁湾人从来都没见过关于铜器舞曲牌的文字记载,也从来没人把铜器舞的曲牌用文字记载下来,他们都是从小经过耳濡目染而学会的。
鲁湾村支部书记鲁广银介绍,铜器舞每组表演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最少需要铙8面、钹8面、挑子锣8面、擂子鼓2面,另外还有鞭子鼓、肘子鼓、弓子锣、大钹、小钹等,否则场面就不够宏大,铜器舞的精彩也表现不出来。鲁湾铜器舞表演最大规模时有200多名舞者,铜器敲打的声音可以传到十里之外。鲁广银说,铜器舞在表演时,执鞭子鼓者立于中央,一手执三四尺长的鼓把将鼓举于头顶,一手拿鼓槌用力击鼓,他是全队的指挥和灵魂。围绕着鞭子鼓的是弓子锣与小镲,表演者肩背竹弓子,锣吊在竹弓子前端,饰有花花绿绿的绸子,敲打起来弓子忽闪忽闪,再加上垫步、八字步、十字步等步法,比秧歌、腰鼓更有一番活泼、花哨的美。最外围是打铙、敲大鼓(当地称之为大擂子)、大锣者,这些人位置基本固定,手却没闲着,打到酣处,便将鼓槌抛向空中再接住。打大铙者,将两扇铙举过头顶,翻些花样,称之为亮铙。要知道,一对大铙可达15公斤重。正因为有这些绝活,鲁湾村铜器舞的名声越传越响,除了参加市里的各种庆典活动,方圆十里八乡乃至长葛的乡亲娶媳妇、办喜事都要请铜器社的人助兴。
据了解,自1992年起,鲁湾铜器舞相继参加过许昌市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运会的开幕式。2001年,在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上,一举获得鼓舞类金奖。2005年,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又获得最高奖项———金鼎奖。
传承 亟待“淬火”的民间舞
“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流行于许昌县艾庄乡一带,人数不限,少者30人,多者30余人。演出时,队前设各色绸制三角牙旗20面,旗杆丈尺,旗面5丈,排列左右;另设缎锦旗一面,右上角书“××县××村”,中书“××社(会)”。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余者,鼓、锣、铙、钹、镲各持一色,随着锣鼓节奏的疏密和力度强弱,走出不同舞步,变换各种画面。高潮时抛槌、举锣、飞镲、扬拨,边打边舞,其舞姿古朴典雅,粗犷奔放,气势恢弘。这是1985年许昌市文化部门对民间舞蹈普查时,相关记载资料对铜器舞的描述。
铜器舞作为一种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影响着许昌县艾庄乡鲁湾村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而今,在鲁湾这个只有1000多口人的小村庄,80%以上的村民都能在铜器敲响时随乐起舞。许多村民一提起铜器舞就眉飞色舞,对铜器舞的渊源历史及其演奏技巧更是耳熟能详。
“俺村有许多家庭几辈人都会铜器舞。”该村支部书记鲁广银告诉记者,他们村在表演铜器舞时,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还有的一家几口人都上阵上阵,就连正在上学的小姑娘也能跟着鼓点翩翩起舞。尽管如此,他们在铜器舞的发扬光大方面还是遇到了很多难题。
据许昌县艾庄乡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制约铜器舞发展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整体的构思和创意的编排。铜器舞整个舞蹈的气势恢弘,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反观近几年的表演,铜器舞还缺乏整体的编排和创意,急需在不丢失原始、质朴的前提下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另一个现实的难题是,舞蹈队伍的老年化。目前,鲁湾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了孤寡老人和妇女、儿童,表演铜器舞的重任也就落在了这些老人和妇女的身上,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此外,资金的匮乏也制约着铜器舞的发展。铜器舞从最初的求雨舞和祭祀舞演变到现在,村民们打铜器舞已经成为一项单纯的娱乐、庆祝活动。虽然平时演出也有些收入,但根本不够服装和器具的更新换代,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儿”。因此,铜器舞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很难从一个产生于封建时期的民间舞蹈,发展成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
“铜器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许昌县艾庄乡一位负责人说,为了保护铜器舞和促进其发展,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全面普查铜器舞的渊源及其历史演变,并建立了专门的铜器舞档案。聘请相关专家在农闲时组织村民排练,及时挑选新人进行培训,使这项舞蹈艺术能够生生不息。另外,他们还准备将铜器舞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向外界招商,力争为铜器舞的发扬光大注入更多的人才与资金。
我们相信,如果上述措施能够顺利实施,艾庄铜器舞定能在众人的关注下完成重生,不仅能“舞”出一种新农村新农民的气质,更能为许昌市文化产业增添一面可贺骄人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