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许昌

关帝庙:记录三国历史片断(2)

2014/2/24 14:56:44 点击数: 【字体:

  走进山门,即可看到两尊人物塑像,东边为谋士张良,西边为武将廖化,此处还有几块石碑,分别为康熙、乾隆年间所立。

  穿过钟鼓楼,便到了仪门。灞陵桥景区服务科主管温静介绍说,仪门有三个入口,分别是中雉门、右文经门、左武纬门。中雉门只有皇帝才可以进出,右文经门为文官出入处,左武纬门为武官出入处。仪门内左右两侧有东西配殿,再往后便是拜殿和大殿,拜殿和大殿连为一体,是关帝庙中轴线上的最大建筑,古人祭拜关羽即在此处。在大殿,供奉有关公、曹操和甘、糜两位夫人的塑像,展示的是关羽挑袍的场景。大殿之后,还有春秋阁,春秋阁配有东西厢房,穿过春秋阁,即来到碑廊,里边有历代有关许昌的碑刻,这里是整个关帝庙的最后部分。

  三国故事无处不在

  在关帝庙内,三国故事无处不在,比如春秋阁内关羽在“夜读春秋”。温静介绍说,公元200年,关羽被困,由于牵挂着两位皇嫂即甘、糜两位夫人的安全,所以他答应曹操暂来许昌,但提出了三个条件,即降汉不降曹,善待两位皇嫂,得知刘备消息后即离开许昌。深夜,关羽拿出随身所带的《春秋》开始苦读,“夜读春秋”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在许昌,虽然曹操对关羽又送金银又封高官,但关羽仍然思念大哥刘备,几次欲面见曹操辞行但都遭拒绝,他便把曹操所赠的金银封存起来,又把官印挂起来,然后带着两位皇嫂离开。曹操得知消息后即追上关羽,在灞陵桥头为其送行,并为其送上战袍,但关羽担心其中有诈,便用大刀把战袍挑了过去,“灞陵挑袍”即源于此,关帝庙的大殿内再现了“灞陵挑袍”的场景。

  走进大殿,便看到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都绘有壁画。西边的一幅壁画描绘了关公青龙偃月刀的打造过程,相传此刀是由青龙吐出的唾液淬火锻造而成的,所以威力无比。东边的壁画描绘了关羽得到青龙宝剑的过程:关羽小时候上学的学堂经常丢油,后来他逮住了偷油的青龙,掰下了两只龙角,这两只龙角就变成了两把青龙宝剑。除了这些壁画外,关帝庙围墙的内壁上也有很多壁画,这些壁画都在向世人讲述着关羽的故事。

  关帝庙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不少专家认为,许昌关帝庙的古建筑群布局严谨、构筑完整、雕饰精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成就,具有较高的史存价值、研究价值、观赏价值,是全国与关公真迹有关的八大关帝庙之一。许昌关帝庙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有三进院、九殿一阁等清代建筑,主要建筑有青石桥、山门、仪门、钟楼、鼓楼、东西配殿、拜殿、大殿、东西厢房、春秋阁等,是河南省目前保存完整、典雅的古建筑群之一。

  除保存完整外,许昌关帝庙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形成了“天下关庙皆贬曹,许昌关庙独奉曹”的独特文化现象,“许昌人对曹操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在这里,曹操不再是戏曲中的白脸奸臣,而是一个信守诺言、惜才、大度的政治家。在一个大殿内同时供奉关羽和曹操的塑像,在其他地区是没有的。”灞陵桥文物管理处副主任郑联慧说。

  有关人员介绍说,许昌关帝庙现有明、清、民国石碑60余座,为研究三国文化的历史渊源、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史料。特别是其中的“移集呈稿碑”揭示了关帝庙与集市贸易的关系。碑文记载古时当地曾两处设集,但“买卖不成”、“生意日渐淡薄”、“诚恐久而废弛”,而许昌关帝庙重修之后,则“鸟革翚飞,金碧焕然,河中商客之船亦接续而至”,贸易市场开始繁荣,关帝庙周围即成为商业中心。由此可见,关公对商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今一些商家在店内供奉关公像的做法便可以理解了。作者:杨晓燕【原标题:关帝庙:记录三国历史片断】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0-1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