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台、钧州、钧窑(2)
2013/10/17 14:38:3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郭葆昌《瓷器概说》⑦(历代名窑)曰:“北宋名窑最多,……钧(窑建于宋初,在今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窑,至今尚存。……”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自明始直至民国,陶瓷界对于钧窑的起源即有“钧台说”、“钧州说”等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亦有钧窑源于“唐代说”、“北宋说”、“金代说”、“元代说”等不同观点。“唐代说”依黄 《瓷史》云:“鲁山花瓷初不见咏于诗人,惟南卓〈羯鼓录〉著之,称宋憬与上论鼓躁曰‘不是青州石,即是鲁山花瓷’。元吴莱〈明皇羯鼓歌〉亦言之,有‘宋公守正好宰相,鲁山花瓷闻献躁’之句。鲁山县属汝州,即宋人所斥为汝器者。”《中国陶瓷史》载: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象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其特征又与宋钧窑有相似之点,因此有人呼之为“唐钧”,并看到窑变在釉和装饰斑点对宋钧窑的影响。“称钧窑与汝窑一样,同源于唐代花釉瓷。明代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载:“钧州有五色窑,即汝窑一类也,窑变则时有之,报国寺观音像也。”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神垕钧窑遗址》亦曰:下白峪(位于神后镇)为唐中晚期至元代的瓷窑遗址。而唐时期的主要产品是黑釉、茶叶末釉及褐黄釉。有的饰以月白釉斑点。由于这些黑釉的彩斑主要呈蓝灰色和灰白色,与后来的钧釉瓷颇为相似,故被称为“唐钧”。
1988年5月,禹州市(阳翟)浅井乡横山村在唐代阳翟镇遏兵马使郭超岸墓中出土了唐花瓷双系罐3件。其墓志记载,郭超岸死于唐元和二年(公元 807年),葬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证实了禹州生产唐代花瓷的下限。为钧瓷始于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北宋说”以冯先铭先生为代表。其依据是宫内传世的陈设钧瓷表,且钧瓷底款有“奉华”、“宣和”等,是北宋皇宫的殿名。1964年发现的禹县八卦洞古钧窑(钧官窑)遗址支持并完善了“北宋说”,称钧窑所建位置因近于当时阳翟县县城著名的钧台遗址,故命名之。故宫博物院李辉柄《宋代官窑瓷器》也倾向于这种理论:“由于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宫内传世陈设钧瓷正是钧台窑所出,从而对钧窑创烧年代提出了科学依据。”北宋钧台窑理论,因钧官窑遗址的发掘,成为当今钧窑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
“金代说”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其《中国青瓷史略》认为:钧窑的兴起与汝窑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临汝窑到了北宋末年,经过靖康之变是毁灭了,而紧邻着临汝东北处的大峪店的阳翟县野猪沟(东距神垕镇5公里),就烧造了一种不同于临汝所烧的青釉器。这是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以及元代的100余年间的产物。”著名的钧瓷学者关松房先生在《金代瓷器与钧器的问题》一文中亦认为:“钧州在战国时为阳翟,到宋代元丰三年以阳翟县属颍昌府,金大定二十四年才改为钧州。钧窑不叫阳翟,不叫颍昌,也不叫禹州,足见钧窑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后,这是肯定的。”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的瓷器》亦认为:“钧窑就是金瓷的代表,钧窑是继汝窑而起的北方最有名的窑。”以金代说为佐证的钧州窑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当今钧窑理论的观点之一。
“元代说”的支持者主要为重考证的西方学者。认为钧瓷在宋代墓葬中不见出土,而多见于元代墓葬与遗址中,且当今国内外博物馆等所藏大多为元钧,从而认定“宋无钧瓷”,钧窑创烧于元代。随着钧官窑遗址的发掘及神垕镇下白峪唐花瓷窑址的发现。“元代说”理论的支持者亦大多认同于其他观点。
通过认真地考证、分析钧台、钧州的渊源及变迁,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钧台源于夏启,地处禹境三峰山东南之钧台陂;钧州始于金大定二十四年,源于颍川境内有钧台遗址;禹王庙建于少康,历代多次重建,清康熙年间知州于国壁建禹王庙山门,称迁建古钧台于禹州城内。
根据以上禹州历史及建置变革的事实,辩证分析钧窑起源的“唐代说”、“北宋说”、“金代说”及钧瓷命名的“钧台说”“钧州说”,并以近现代考古发现为佐证,笔名认为:钧窑源于唐代花瓷窑,钧瓷命名的文化背景为钧台,命名的下限为明代。需要更正的是,以钧台命名钧瓷,决非禹州城内钧官窑西侧古钧台街之钧台,因为在宋代、明代之阳翟、钧州城内尚无禹王庙之山门,禹州城内的古钧台始于清康熙年间,盛烧于北宋微宗年间的钧台窑,不可能命名于迁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钧台,只能源于夏代建于三峰山东南钧台陂之钧台,此当为钧窑,始于唐,盛于宋的正确释义。
另外,以上对钧窑,钧瓷渊源的考证尚不能填补宋、金、元时期钧瓷命名的空缺,有瓷学专家称窑器造于北宋者名阳翟窑,以造于南宋时的金朝瓷器为钧窑,尚缺乏文献及考古成果的支持。“钧”等于“君”的“君窑”理论亦有商榷之处,需要更多的钧瓷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及论证。【原标题:钧台、钧州、钧窑】
注:①郦道元著,王国维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②《禹州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③《瓷史》编于清朝末年
④《宣德鼎彝谱》编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
⑤《古玩指南》编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⑥《景德镇陶录》撰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⑦《瓷器概说》编于20世纪30年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禹州市情网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