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耕而作陶”。作为中华陶神的神农氏,是茶文化的奠基人。《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即指茶)而解。”这说明茶与先民生活的密切关系。茶早期为药用,约在秦汉之际开始作为饮料。为饮茶而专门配备的茶具则始于西汉,当时主要供王公贵族享用,茶具多为铜、玉、陶制。东汉晚期,浙江越窑开始制作瓷胎致密、釉层较厚而且光润美观的青瓷,青釉盏与盏托被大量生产。到了六朝,江南各地大量种植茶树,饮茶之风渐盛,茶叶遍及各地,进人寻常百姓家,成了官民共享、雅俗共赏之饮品。至大唐盛世,因禁用铜器和生活需要,陶瓷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随着佛教在北方的盛行,饮茶习惯逐渐传入北方。而唐代花釉瓷器的出现,突破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和黑釉等单色釉的局面,花釉水注、碗、盏、盘等成为北方人民的饮茶用具,为茶具的使用增添了新品种。
到了宋代,饮茶方式由煎茶变为点茶。茶盏黑而显茶色白,黑白分明,宜于“斗茶”。钧窑的黑釉、黑釉白斑、黑釉蓝斑器,天青釉、天蓝釉器都是上品,而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中的执壶则成为陶瓷壶类的传世经典。明代饮的是芽茶,饮法与今天大体相同,芽茶冲后为绿色,茶盏当以白色、青色为宜。
201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禹州闵庄窑的发掘成果表明,明代早中期,天青、月白釉类青瓷器是民窑的主要品种,且大多是盘、碟、碗等日用器,也不乏盏、壶等茶器。这为钧瓷日用化提供了考古实证。明末清早中期,北方钧窑衰落,但南方仍生产了大量的仿钧釉茶器。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的霁青、霁红、炉钧釉、窑变釉、钧花釉茶器品种繁多,其茶壶、茶盏、茶托、茶盘、盖碗等器形美观、大方,造型丰富,工艺精湛,装饰效果极佳。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开始复苏,钧窑在五大名窑中率先崛起,陈设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钧窑茶器也借鉴、吸纳姊妹陶瓷艺术的精华,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提升,天然、健康、以“窑变”著称的液态分相釉机理,为当代品茗赏壶文化增添了无限理趣。
禹州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产区,研发钧瓷茶器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优势,天然、健康是其主要特征。钧瓷茶具原料全部为本土资源天然矿石,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饮用时无重金属渗出,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钧瓷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烧成,胎釉瓷化度高,壶体空隙直径小,吸水率极低,对微分子茶碱有吸收保护作用,对有霉变可能的茶余质有剔除的功能,是非常好的现代茶具。
自宋代起,钧瓷突破了我国青瓷以铁为呈色元素的单一釉色,开创了铜红釉系的历史先河,烧制出艳若朝霞、丽如桃李、润似美玉、蔚类蓝天等色彩多变的“窑变”釉色。
千年前陶工劳动实践的伟大创造,激励当代钧瓷人在掌握钧瓷原料与传统工艺液态分相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时代茶事品饮理念的发展,创新烧造出当代钧瓷茶器,融入人们的品茗生活。
近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带有宋钧、元钧、炉钧风格的茶具,正在从中原向京城至江南、江北扩散,已获得广大识茶者的青睐。祝愿当代钧瓷于赏钧品茗中健康发展,为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我与本书作者孙彦春同志是在《中国钧窑志》编纂过程中相识的。他1981年在神垕参加工作,对钧瓷认识较早,之后又长期从事政府文秘及地方志工作, 对地方文化与钧窑艺术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中国钧窑志》主编、《中国钧瓷年鉴》主编。今值其《中国钧窑茶具艺术》出版之际,聊以数言,借以为贺,为序。(作者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本文系作者为《中国钧窑茶具艺术》作的序言。)作者:张守智【原标题:钧窑茶器 大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