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执蒲此举不仅自己丢了官,也令魏忠贤迁怒于他的儿子。这个时候,他的儿子侯恂、侯恪都已入朝做官。与侯 一样,侯执蒲也是位成功的父亲,他常对儿子们说:“尔勿以我为贵,吾戍籍也,尔不力于学,将为卒伍矣。”在他的鼓励下,侯恂、侯恪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同榜考取进士,侯恪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负责为明神宗修实录,侯恂则做了御史,父子三人同在朝中做官,在当时很少见。两兄弟与父亲政见相同,也都是响当当的硬汉,在很多事情上与阉党针锋相对,侯执蒲辞官不久,魏忠贤就找借口罢免了侯恂兄弟。直到崇祯初年,魏忠贤被诛,兄弟俩才被重新起用。
侯恂慧眼识大将
复出之后,两兄弟仕途顺利。侯恪后来被任命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主持科举考试多年,“天下荦荦材贤之士,胥出其门”,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而侯恂先出任广西道御史、太仆寺少卿,随后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成为带兵的统帅。
侯恂在战场上并没有出色表现,但因慧眼识才,提拔了一些能干的将领,既受到赞誉,也为侯家积累了人脉。
实际上,在被阉党罢官之前,侯恂就因举荐袁崇焕闻名。袁崇焕是福建邵武县令,虽然身在南国,却心系辽东战事。他时常找退伍的老兵谈论边塞的事情,了解辽东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掌握了相当丰富的边塞知识和用兵的谋略,常“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明军在辽西惨败,正值袁崇焕按例进京朝觐,他偶遇御史侯恂,“自陈愿备兵”。侯恂慧眼识才,当即向朝廷举荐,“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不久,袁崇焕就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就此找到施展抱负的舞台。
袁崇焕在明末光芒万丈,但被崇祯冤杀,后来与侯家关系不大。侯恂赏识的另一个将军,却对侯家、对侯方域影响极大,此人就是明末手握重兵、桀骜不驯的左良玉。
左良玉身材高大,善骑射,多智谋。他曾为辽东都司,因饷银不足,常干些没本钱的买卖,有一次竟然误抢锦州饷银,论法当斩,幸亏他的同伙很义气,自己一肩承担。左良玉保住了性命,官却丢了。随后他投到侯恂帐下,充任杂役。崇祯四年,辽东战事又起,侯恂奉旨组织部队赴救。这时总兵官尤世威举荐左良玉,侯恂当机立断,决定破格提拔。他当即命尤世威前去找左良玉,随后自己又亲自前往。
左良玉听闻尤世威前来,还以为自己抢饷银事发,急得钻到了床下。尤世威把他找出,说明来意,“良玉失色;战栗立,移时乃定,跪世威前。”随后侯恂赶到,再次讲明来意,左良玉才知道自己不是做梦。
第二天一早,侯恂在辕门大会众将,“以金三千两送良玉行,赐之卮酒三令,箭一,曰:‘三卮酒者,以三军属将军也!令箭,如吾自行。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左将军今日已为副将军,位诸将上。”
左良玉带兵出征,“以首叩辕门墀下曰:‘此行倘不建功,当自刎其头。’”这次打破常规的用人,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左良玉此行战功卓著,被提拔为总兵,从此成为明末动关安危的大将。
有了这层关系,才有后来侯方域写信劝阻左良玉攻掠南京,却因此被阮大钺陷害,被迫逃往史可法军中的故事。首席记者姚伟文图(大河网)【原标题:侯氏家族:从“戍籍”到名门“归德古城与桃花名扇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