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商丘

侯氏家族:从“戍籍”到名门

2013/12/14 16:09:04 点击数: 【字体:

侯氏家族:从“戍籍”到名门
归德府古城北门——拱辰门


    一枝桃花怒放,粉红花蕊、翠绿桃叶,娇嫩可爱,即便在这初冬的季节,也顿时令人满眼春意。

  行走在归德古城的一条小巷中,在一家小文物店的柜台上,我们蓦然看见一把折扇上盛开的桃花。周遭都是大青砖砌出的四合院和走马门楼,方正静穆,色调凝重,那样的氛围,更衬出这把桃花扇的鲜嫩媚艳。

  “此扇乃友侯方域与李香君定情之物,香君不畏强暴,血溅情扇,血迹如朵朵桃花,余遂添枝叶以记之。贵州龙友杨文骢画并题。”

  扇面的题款表明,这就是那把著名的“桃花扇”。

  当然,这扇子是仿制品,你想买几把都中,旁边好多呢。不过说起来,“桃花扇”放这里卖,也是“得其所哉”:那小店“傍”着的四合院,就是《桃花扇》主角之一侯方域的故居。

  如今,侯方域的故居是归德古城最重要的景观之一,但来此游览的人,很多不是冲着侯方域本人,而是冲着名列“秦淮八艳”的李香君,冲着跻身“中国十大悲剧”的《桃花扇》。李香君和《桃花扇》实在是太有名、太吸引眼球了,以至于侯方域乃至古城的光芒几乎被遮掩。

  近些年来,有学者考证,李香君与桃花扇的最终归宿都在这座归德古城。这种新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论,比如李香君到底是终老南京栖霞山,还是来到归德古城的四合院,成了侯家的小媳妇?那把桃花扇,到底是不是实有其物?它是随香君入葬,还是由侯方域后人代代相传,至今仍被秘密珍藏?谜样的历史,纷纭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在古城转悠了几天,我们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思路却逐渐超出了这些疑问,从明末那段绝世情缘向上追溯:侯方域如何赢得秦淮美女李香君的如海深情?这位商丘小伙儿为何会身处纠结复杂的明末政坛漩涡?孔尚任的《桃花扇》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如此重大的主题,为何偏偏选侯方域作为主角?

  这些问题打开了一条“走廊”,让我们的视线穿越时光幕墙,回到300多年前的归德古城。我们发现,明末清初的那段往事,与归德古城,与侯方域的家族,有着莫大的关系。那时,归德城的人才灿若群星,名扬天下,而作为“明末四公子”的一员,作为“清初文章第一家”,侯方域是其中最闪亮耀眼的一颗。

  重建焕发归德光彩

  放在全国范围看,商丘的归德古城大约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座古城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并且内城为方,城郭则呈圆形,外圆内方,寓天圆地方、阴阳相生之意。

  古城的内城约千米见方,城内地势略呈龟背形;内城墙外数米为护城河,宽窄不等,水深数米,绕城一周;护城河外五六百米,筑有夯土城郭,呈圆形,与内城形成“外圆内方”格局。

  这道夯筑城郭,并不是有意与内城形成阴阳相生之状,根据历史情形判断,很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道城郭,与其说是城防系统,不如说是堤防系统。

  “黄河为商丘大害,土弱地势卑,民贫无恒产。百年之间,轻者三溢,重者两溢,溢者房舍、鸡犬淹没一空,又无高阜、山陵暂救民命……虽神禹复生,莫能施其智于一邑。”清乾隆年间的《归德府志》痛苦而无奈地写有这么一段文字。

  对于一平如镜的豫东平原,黄河是最大的威胁。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黄河决口,将元代修筑的归德府城冲毁淹没,大水过后,仅北城墙尚存。这并不是老城的第一次毁灭,元代归德城下,依次叠压着宋朝南京城、汉唐睢阳古城以及周代宋国都城。两千多年,城建了毁、毁了再建,却基本上都在这块地面上。弘治十六年,劫后余生的人们以残存的元代北城墙为南城墙,再次动手修筑新城。如果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没有城墙作为最后一道堤防,那是令人难以心安的。对于古城人来说,这个工程十分浩大,历时8年,内城城墙基本竣工,新城有四座城门,南为拱阳门,北为拱辰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城内布局也参照八卦设计,93条街道形如棋盘,有“八卦城”之称;此后29年,圆形城郭完工;又过了18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内城墙包砖完工。历时半个世纪,这座坚固独特、拥有两道防护体系的古城终于全部建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9-10-2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王昌龄与商丘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