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古韵】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迎着暑气,我从县城出发,驱车来到了荆紫关古镇。甫一下车,古朴的味道伴随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消退了一身疲惫。
荆紫关古镇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距县城70多公里,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谓。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而闻名遐迩。明清古街位于镇子的中心位置,南端是关门,门楣上的魏碑体“荆紫关”三个字,苍劲有力。门洞两边的青石柱础,使门更加稳固。
正值黄昏,街上鲜有游客光临,只有三三两两的居民悠闲走过,让我庆幸可以独享此刻静谧的时光。
迈进关门,映入眼帘的是呈南北走向的古街。古街长两公里多,路面俱是由青石条铺就,平整干净。街道两侧700余间店铺,均为明清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香古色,多为前铺后院格局。临街店铺镶嵌着厚重的木制黑漆板门,昼抽夜闭,便于经商。
林立的民居与店铺中,坐落着旧时外地客商集资兴建的三大会馆和船帮兴建的平浪宫。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面,坐东向西,面朝丹江,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有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三字。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大门楼两侧面各开一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钟鼓楼四角翘起“翼角”,让人感觉整座楼像是要飞起来。
悠闲踱步间,我发现屋舍间竟有不少羊肠小巷,乍一看,与宽敞的古街“格格不入”,遂起了猎奇之心。沿着小道往里走,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走着走着豁然开朗,一条与古街平行的河街出现在眼前。举目远眺,闻名遐迩的丹江在不远处静静地流淌着。
这一瞬间,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时。那时,江上帆樯林立,街上灯红酒绿。南北东西的粮茶竹木、铜铁金银,抑或布匹器皿甚而鸡零狗碎,随船夫、掮客、东家、管家、官人、衙役……分散聚合。这条河街,上演着舟楫交错,把秤推筹,杯盘叮当,万种风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丹江航运仍通,还能一窥当时的盛景。而后,随着丹江水位下降,铁路交通繁盛,繁荣了数千年的荆紫关,从此风光不再。如今只留下一条漆色斑驳,风霜浸染的古街,引人无限遐思。
炊烟袅袅时,我慕名拜访古街上的一户人家,主人正在做粉蒸肉。精选的优质肥肉,连皮煮熟,切成四寸左右的肉片,用炒熟的玉米糁把肉片拌匀。再把粉条取出,拌上香苜蓿、玉米粉,放入笼中蒸熟即可。入口甜香软糯,油而不腻。
我十分惊奇:如此偏僻的一个北方小镇怎么会有这么正宗的东南吃食?
主人告知,这就是独具特色的荆紫关“八大件”之一。除了粉蒸肉,还有大攒盘、条子肉、小炒肉丝、柱柱鼎石、酸辣肚子汤、蒸丸子、甜米。这里的鸡鸭鱼肉,多有甜味,不似河南、陕西,也不像湖北,倒有江南苏沪风情。一些名称陌生的调味品和菜蔬,集合了秦岭、伏牛山的丰富物产。那大盘大碗实在的北方风格,恐源自船家帮派的豪迈爽快。
原来,数千年间往来客商早已把四方中国的特色饮食汇聚到这里,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旧时荆紫关的繁华航运、商贸早已渗透到古镇的骨子里了。
既是荆紫关,“关”就意味着要塞,历史上金戈铁马,征战频繁。成语“朝秦暮楚”就源自这里。秦楚两国征战,荆紫关早上还是秦辖,晚上就成了楚地。
在古街中段一处古香古色的院落内,坐落着荆紫关镇革命纪念馆。馆内保存着毛泽东同志为指挥王震等进行中原突围时的几份电报手迹和作战地图(复印件)。地图上,荆紫关这个弹丸之地竟画满了圈圈点点,可见其重要性。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的细微之处传承。
镇上88岁的老人桂天生每逢人问询,便能眯着眼睛讲上几段红色往事。在古街上,66岁的荆紫关人郑秀英,因有一手编红军草鞋的独门绝活儿,开了一间草鞋店。“自红军来了荆紫关,俺祖上就会编这红军鞋。”她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爱买她编的红军鞋作纪念。
光阴荏苒,经商的外乡人离去,小镇居民复归农耕。经年累月,保存下了镇上的明清古迹。荆紫关的老房子、旧物件,就这样保留至今。传说、典故口口相传,演绎了古镇的百态人生。
历史的光辉遮掩不住,荆紫关的文化魅力不减。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通水,丹江为世人所瞩目,丹江边上的这座小镇荆紫关起落轮回,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新整修的清代一条街,白墙黑脊,繁雕重饰。本来已经破损的青石板路面,也重新翻修。一切都照着古时的样子,修旧如旧。
在丹江岸边,上万亩的桑树为江水添上了浓绿的一笔,桑蚕产业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机。荆紫关古镇就如同那桑蚕,吐丝结茧,破茧而出,迎来新生。
本版照片选自光明图片 摄影:周官正
(作者:石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