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殷墟考古方兴未艾之时,抗战爆发,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安阳。致力于重建“殷商秩序”的学者们,自己生活和研究的秩序被完全打破。
“十兄弟”生离死别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殷墟发掘匆忙结束,董作宾与同仁们踏上漫长而艰难的流亡之路。历史语言研究所有21万册图书,有一大批考古发掘物和金石拓片,转移起来非常不易,艰难到达长沙后,由于前途未卜,傅斯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遣散部分人员。著名的“殷墟十兄弟”大多在遣散之列。
当时中国最有光彩,联手打出中国考古学、历史学一片新天地的学术团队,在长沙生离死别,很多人此后终生再无谋面。
“十兄弟”大多以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身份,参与殷墟发掘,因朝夕相处,志趣相投,年龄相仿,于是就按年龄大小,“老大”、“老二”地叫起来。老大李景聃,然后依次是石璋如、李光宇、刘耀、尹焕章、祁延霈、胡厚宣、王湘、高去寻、潘悫。此外,短暂参与发掘的吴金鼎、夏鼐、向达等,虽未加入,也与他们情深谊厚。
离开史语所后,刘耀、祁延霈、王湘、尹焕章等都先后去了延安。石璋如本来与刘耀一同前往延安,走到八路军临汾办事处,工作人员见刘耀衣着“土气”,而石璋如干净整齐,还戴顶礼帽,因此拒绝了石璋如,留下了刘耀(去延安后改名尹达)。
石璋如、尹达都是河南大学的学生。1929年河南与中央研究院因殷墟发掘产生矛盾,傅斯年前来开封调解,在河南大学常住,其间发表多次演讲,引发河大学子对考古的浓厚兴趣。后来傅斯年与河南达成的协议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河大学子可以去殷墟实习。石璋如、尹达幸运地得到了这个机会,以大四学生的身份,携手前往殷墟,随后双双考取史语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
临汾一别,两兄弟从此天各一方。尹达后来成为学部委员、著名史学家,出版有《中国原始社会》、《中国新石器时代》等专著,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所长,是那个时期大陆考古的实际领导者。
石璋如自临汾返回家乡偃师,途中遭遇土匪,钱财被抢劫一空。幸好后来史语所安定下来,董作宾得知他的情况,写信让他南下重新加入了史语所。
石璋如后来去了台湾,他是“十兄弟”中年寿最高的,2006年去世,活了104岁,被尊为“考古人瑞”。他61岁后才退出田野考古,专心整理、研究安阳殷墟出土的资料,最大的成就,是依据殷墟地面上及地面下的建筑遗存及墓葬的研究,复原了地上的建筑物,并将复杂的考古现象加以关联,以探求殷代的营造程式、兵马战车的组织及宗法礼制等,力图重现当时的制度。他一生著述极丰富,专著17部,论文100篇,大部分是关于殷墟。
1998年,为纪念兄弟刘耀去世15周年,96岁高龄的石璋如写下《刘耀先生考古的五大贡献》。此时,距临汾一别已61年,两兄弟再未谋面,但心中的情谊却丝毫未减。
“十兄弟”中的老五尹焕章是董作宾在南阳中学任教时的学生,1928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由董作宾介绍参加殷墟考古。后来长期在南京博物院从事考古工作,成为著名的考古学家。
尹焕章的女婿朱元曙曾为“十兄弟”作传,其中写到的情谊,让人感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尹达回母校河南大学做学术报告,尹焕章的外孙此时正在河大读书,听完报告,自己走上台去,向尹达自报家门。尹达一听是“五弟”后人,十分激动,拉着他的手连说:“像,像,真像你姥爷。”并循循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负“令外祖的名声”,并反复交代,一定要向焕章先生的夫人转达问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海峡两岸有了联系。张光直(李济、董作宾在台湾的学生,著名考古学家)与夏鼐的通信,经常代“十兄弟”互致问候,代为寻访亲友。1983年9月10日,夏鼐致张光直:“前承嘱托打听石二哥在大陆家属情况,现已得消息,兹另纸附奉,以便转去,并望代为问候。”夏鼐在殷墟时间不长,未名列“十兄弟”,但仍尊石璋如一声“石二哥”,这个称呼,不知凝聚了多少亲情与沧桑。【原标题:董作宾:力助殷商“恢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