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曲海”话南阳
2013/11/14 10:29:4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南阳曲艺形式多样,素有:“书山曲海”、“曲艺之乡”之称,大调曲子、三弦书、鼓词、槐书、锣鼓曲、善书、故事植根深远;河南坠子、评书广为流传;另有渔鼓、蛤蟆嗡、莲花落以及相声、山东快书、竹板书等形式。各曲种曲书共计约3千部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了曲艺组织。50年代,以南阳市“宛曲改进社”为代表,有了曲艺组织。60年代,13个县市普遍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一批说、唱、表演俱佳的青年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为曲艺的繁兴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曲艺作家袁清岑、兰建堂、闫天民等,创作了一大批深为观众喜见的曲目,199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南阳市为曲艺之乡。
宛梆 是生长并流行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她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很早人们称它为一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为宛,解放后,改名为“宛梆”。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扩、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清亮娓婉,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大调曲子 原称“鼓子曲”。是南阳地区主要曲种。源于明、清俗曲。初兴于开封市 ,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后,逐渐形成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曲种。20世纪30年代,因河南曲剧俗称“小调曲子”,鼓子曲改称“大调曲子”。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因每一连套形式常以鼓字头开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
现存曲牌160多种,大致分为常用鼓子杂牌、小昆牌、大牌子和部分非常常用曲牌。此处,还有板头曲(器乐曲)数十首。
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古筝、琵琶为辅,手板、八角鼓击节。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之后,加入二胡、大提琴、阮等。传统的演唱形式均为坐唱。后改以站唱,其后又出现了对唱、群唱及带有表演的弹唱形式。旧时大调曲多为自娱自乐,无专业从业者。演唱、演奏者统称“曲友”或“玩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影响较大的有曹东扶、郑耀亭、郝吾斋、赵殿臣、李文钏等。50年代后,王富贵、张华亭率先售票演出。专业曲艺团队出现之后,有了白灵芝、胡运荣、刘花枝、宋万荣、曹献珍等一批女演员。大调曲子盛行的60年代中期,南阳全区专业演员、伴奏员70余人。同时,各地业余演唱活动繁盛。知名者朱富庆、黄天锡、张留长等。
大调曲子现存曲目近1300个。取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三国”、“水浒”,有古典名著“红楼”、“西厢”以及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离婚》等,较古老的传统曲目《王大娘钉缸》、《尼姑恩凡》、《目连救母》等。50年代以后,各时期代表作品如《渔夫恨》、《纸老虎再现原形》、《刘胡兰就义》、《风雨盼亲人》、《二嫂买锄》等。
三弦书 全称“三弦铰子书”,又称“铰子书”,早期称“板书”。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鼓)伴奏得名。南阳主要曲种之一。音乐大致分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
据艺人口碑相传,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方城、南阳等地已有演唱活动。清嘉庆、道光年间,以社旗、方城、南阳为中心,流行于除西部山区之外的南阳辖区各地。清宋、民国初期,是三弦书的鼎盛时期,艺人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及湖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乃至东北、内蒙部分地区。演唱风格分东路、中路、西路三个流派。
三弦书曲目众多,1963年,仅方城一县就收集曲、书目550个,文革中被毁。艺人经常演出的段子有《卖丫环》、《卖杂货》、《红灯记》、《玉环记》、《王女兴唐》、《昆山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河南坠子的流入冲击等原因,三弦书急速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复兴,一批新老演员如裴长义、裴长寿、张玉秀、马香申、潘桂荣、孙国凤(后四位女演员)等,唱红了相当一批曲目。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极大丰富和促进了三弦书艺术的发展,乐器也在原有三弦、铰子、鼓子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了古筝、琵琶、杨琴、二胡、大提琴等。
鼓词 又称“鼓儿哼”、“鼓儿词”、“犁铧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击两块钢板,右手击鼓,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旋律性不强,多似说似唱,以镇平县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阳、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县。传入时间已不可考,据鼓词艺人统一的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山东省单县艺人张万年传来。1930年,南阳已传至21辈。20年代之前,是鼓词的兴盛时期。此后,由于河南坠子的传入冲击,逐渐趋于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演唱活动复苏。70年代,南阳市说唱团李国全等加入三弦伴奏,并改进唱腔称“南阳大鼓”。
传统曲目内容丰富,长篇大书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个。
锣鼓曲 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
槐书 本地曲种。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堰镇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濒临消亡。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记录了汝新和所传《打蛮般》、《小姑贤》、《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曲目的文字、曲谱,使该曲种得以流传至今。
槐书的基本曲调只有四个乐句。[垛子句]是叙事的主要载体。伴奏乐器原只有一个小锣和一个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后,增强了八角鼓及丝竹乐器。并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唱腔音乐也得以较大丰富。曹献珍、田振荣、吕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俩》、《俏价姑娘》等较有影响。【原标题:“书山曲海”话南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旅游政务网 20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