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曲流传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而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来说唱叙述故事的曲艺演唱形式。
锣鼓曲的曲目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生活、爱情故事为主,如《石榴烧火》、《打牙牌》等。一目一曲的,即用一个曲子演唱一段故事。也有一目数曲联唱,如《姜三保游春》,其中即将“游春调”、“下河调”、“剪剪花”等曲联成一套。这些曲调两句一叠或四句一叠,每唱一曲后,锣鼓即起,有时则边歌边舞,更为轻快活泼。所唱的曲子,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歌、山歌、田歌、号子及民间小调,多在过节、庙会或喜庆的日子里演唱。锣鼓曲到20世纪70年代方由淅川县曲艺队搬上舞台。
锣鼓曲虽与歌舞比较接近,但已具有演唱和叙述故事的艺术特征,并逐渐向曲艺形式演变。
锣鼓曲表演,依其发展情况而定,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
1. 散唱 明清时期,锣鼓曲多为单人独唱,无论走路,还是干活,都可以随心哼曲,自我消遣。也有二人唱或合唱,但多为不谋而合,随遇随聚。唱词多表现风土民俗,男女情爱,记事传奇等方面的内容。
2. 坐板唱 清末民初,锣鼓曲更加兴盛,坐板唱形式逐渐普及,多在农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而邀集。伴奏乐器多为鼓、锣、镲。演唱时,唱者与鼓乐伴奏等围坐一圈(也有围坐一桌的),有时一人独唱,他人接腔;有时一人歌唱,大家和之;有时为增加气氛,则采用大合唱形式进行。
3. 民间舞蹈演唱 们借用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演唱锣鼓曲,从而将锣鼓曲的表演又向前推进一步。高跷演唱锣鼓曲,多分角进行,有生、旦、丑等人物形象。其中,丑角右手拿一折扇,伴同锣鼓节奏和唱词内容,灵活表演滑稽动作,惹人发笑。旱船演锣鼓曲,多为一少女驾船,一老翁撑船。唱时多做“摇桨”“晃船”的动作。唱后,在锣鼓的伴奏声中,多做“开船”、“行船”、“倒船”等行进动作,其各种模拟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原标题:地灯曲(锣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