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大调曲子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而且它优美的板头曲前些年已随航天器送入太空,成了真正的天籁之音。使得浩瀚的宇宙万物有缘共享其美妙的玉振金声。
南阳大调曲子是曲艺界的一束奇葩。它始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曲剧分为两种:一曰小调曲即当今在舞台上的曲剧团。它是每个演员分别扮演一个角色、穿上绫罗绸缎做的戏服来共同演绎戏剧的故事情节;而大调曲子则是曲艺演唱节目。它是由一个或至多两个演员用说唱的方式来演绎整个剧目,不穿戏服,仅化简妆。大调曲子的唱腔除了小调曲子的全部调门外,另外还有很多独立的词牌曲调,如“背弓”、“倒推”、“闺中怨”、“南阴阳”等。小调曲一个调门可根据剧情不同有多种唱法--如其中的“扬调”有几十种不同的唱法,而大调曲的词牌曲只能按规定的曲谱演唱,不允许改动。
而内乡更是大调曲子人才辈出、耳熟能详、老少皆懂的流行地和发源地。特别是文革前,无论是下里巴人的茶馆饭店,还是阳春白雪的舞台,皆有出色的表演和传唱。
我县张雪月、张虎山、刘小花、张大恩、徐振基、别文成、王元福、扬华一、郑建元等老艺人更是大调曲子演艺界的出色的演唱行家和伴奏高手。
明清时,大调曲子的演艺场所主要是在上流社会府中的“大雅之堂”内,是专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欣赏的阳春白雪。其唱词文字的高雅韵律可与京剧唱段媲美。而其它剧种则被视为上不得庭堂的“戏子”。
大调曲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过去三弦被视为高贵的乐器。商家如遇购三弦者,必双手捧过头顶递与顾客,以示尊敬。大调曲子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解放以后才普及到民间并被搬上舞台。大调曲子的音韵属于“1(都)调式”旋律,而且因其行头设备简单__一个三弦,一个简板或八角手鼓即可在任何场合表演,因而成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
各种形式的曲艺都有绕口令式的“书帽子”供初学艺者练习基本功,行话叫“练口段”。如京韵大鼓的“塔玲珑、玲珑塔”和相声界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及“东边来了个哑巴,西边来了个喇嘛”等,而且在央视和其它电视和广播里频繁亮相,人人皆知。这种绕口令式的练口段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在演唱中却极考功力,故是初学者为以后能够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地登台表演的必修课。
南阳大调曲子同样有极好的“练口段”。它比其它曲艺的“练口段”更绕口更讲究,其艺术难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当地人不善推销自己,以致于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任其埋没下去,大有频临失传之险。
笔者过去常临民间曲艺场合消遣,有时滥竽充数地为其伴奏三弦。早年曾听过一位当地的江湖老艺人演唱过一曲功力极高的练口段。它是用大调曲子的鼓子头、鼓子尾中间加垜子的曲牌演唱的,行话叫“干鼓垛”。现予以整理传承,希望它走出内乡,发扬光大。曲名是《八个和尚》:
寺院里八个僧, 八个僧人八个名,
八个名子各不同。 他们是:
青查烂、烂查青, 兵别扁、扁别兵,
僧邋遢、邋遢僧, 崩葫芦瓣儿、瓣儿葫芦崩。
八个僧人有分工:
青查烂管做饭, 烂查青管打更,
兵别扁管洗碗, 扁别兵教念经,
僧邋遢吹喇叭, 邋遢僧管吹笙,
崩葫芦瓣儿会画画儿, 瓣儿葫芦崩管敲钟。
这一天,大雄宝殿闹哄哄, 八个僧人要换工:
烂查青要做青查烂 的饭, 青查烂要打烂查青的更,
扁别兵要刷兵别扁的碗 兵别扁的要念扁别兵的经
邋遢僧要吹僧邋遢的喇叭 僧邋遢要吹邋遢僧的笙
瓣儿葫芦崩要画崩葫芦瓣儿的画儿,
崩葫芦瓣儿要敲瓣儿葫芦崩的钟。
一霎时,大殿里乱成一窝蜂,
面红耳赤起纷争, 争来争去行不通:
青查烂不叫烂查青做他的饭, 烂查青不叫青查烂打他的更,
兵别扁不叫扁别兵刷他的碗 扁别兵不叫兵别扁念他的经,
僧邋遢不叫邋遢僧吹他的喇叭, 邋遢僧不叫僧邋遢吹他的笙,
崩葫芦瓣儿不叫瓣儿葫芦崩画他的画儿
瓣儿葫芦崩不叫崩葫芦瓣儿敲他的钟
大殿里,乱哄哄,惊动方丈到前庭,
方丈来到前庭中, 严加训斥八个僧:
青查烂 你还做饭, 烂查青你还打更。
兵别扁你还刷碗 , 扁别兵你还教念经。
僧邋遢 你还吹喇叭, 邋遢僧 你还管吹笙。
崩葫芦瓣儿 你还画画儿, 瓣儿葫芦崩 还敲钟。
你们各司其职各做工, 此后不得起纷争。
各尽其能善修行, 从此寺院得安宁。【原标题:内乡大调曲子的“练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