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南阳

宛梆(河南)

2012/11/8 16:23:37 点击数: 【字体:



宛梆(河南)
宛梆(河南)
宛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建海、程建坤。
宛梆(河南)
这些可爱的小学员担当着宛梆的未来与希望
      
    内乡宛梆剧团过年,“庙会戏占很大份额。”团长刘铁民道。
   
    据宛梆剧团提供的《五县会表――商业信息》记载:(近年来)西峡、内乡、镇平、邓州、南阳五县庙会(物资交流会),仅农历正月到四月间就有380余个。有庙会就养艺人,就养宛梆。
   
    逛庙会是南阳人过年的大事,向神许愿、还愿,外带自己狂欢,逛庙会三部曲就是“烧香+购物+看戏”。现在庙会已减少或取消了繁琐仪式,更多的是休闲娱乐,但仍不失其在乡村民众心中的特殊地位。
   
    在南阳,不同庙会的会首,根据庙会敬神的不同,会对宛梆剧团提出剧目要求,关公庙会,要求多演三国戏;祖师爷庙会,要求演朝代戏、蟒袍戏。剧目选择以热闹能吸引香客为标准。会首不说话,剧团才可以自行决定剧目。宛梆剧团根据演出地点远近定价,每场价码在900~1200元之间。
  
    庙会“写戏”、演出过程大致相似。庙会正日子前一天或前两天,商贸活动已开始。正日子前一天下午,剧团演出开始,最少连演三天。正日子上午10点前,庙会举行敬神仪式,由会首领着众人上香跪拜。
庙会上唱戏,往往会请两班或三班唱对台戏,戏楼不够,就搭临时戏台。庙会上只要有演出,卖薄荷糖、大碗茶及小玩意儿的商贩总会早早到场,卖大碗茶的固定好简陋条形木板,摆上茶碗,每人收一元钱,观众既有了座位,又能喝茶,形成独特的乡村戏曲风景。
  
    除庙会外,宛梆剧团过大年还常演还愿戏。在乡村话语体系中,还愿者请戏班到庙前唱戏是首要选择,最能显示对神灵的虔敬。
  
    还愿演出,无论刮风下雨,观众多少,订好合同剧团就要照演不误。记者听剧团人讲:2007年,在西峡县大山里一座庙前,剧团要唱三天还愿戏。从第一天起雨连下三天,再加上地点又偏,一个观众也没有,但剧团还是认真地唱了三天,完成事主愿望。不这样,“以后就没人请剧团演出了”。
  
    在南阳乡村礼俗中,为老人祝寿的头等大事是请剧团唱戏。仪式前两天就开始唱戏,有钱人家要请六天戏,条件不太好的会请三天戏。
  
    庙会、祝寿和还愿,乡村礼俗和宛梆剧团同荣共生,前者为后者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后者的表演也促进了前者的发展。民谚道:“红白喜事唱宛梆,十里八村美名扬。一年四季唱宛梆,吉祥如意喜洋洋。”
  
    “百戏之祖”化生宛梆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号称“百戏之祖”,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仍是今日陕西写照。在所有的剧种中,只有它不叫唱而称吼,艺人们吼劈嗓子嘴角流血,那般撕心扯肺的呐喊,和“激越婉转”柔美与壮美兼具的宛梆,有何干系呢?
  
    宛梆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南阳及周边地区,又名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1956年南阳行署将其命名为“宛梆”。“它是明末清初陕西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戏曲志?内乡卷》记载。
  
    同州梆子到南阳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明清秦晋商人来河南经商,在南阳各地建山陕会馆,立庙会建戏楼唱秦腔招徕顾客;二是明末清初陕西大旱,同州梆子艺人逃荒来到南阳,设馆收徒,传授技艺;三是来自李自成的部队,秦腔是他的军中戏,他把秦腔作军乐,设有随军剧团,随时演出。
  
    李自成酷爱戏剧,据《明清史资料》记载,他为了向张献忠要一个会吹拉弹唱的皇陵小太监,和张献忠翻脸。当时,李自成以河南南阳为根据地,先后转战12年之久,内乡城曾七次被李自成军队占领,很多军人后来“留居河南”,并将秦腔传播到这里。
  
    无论是秦人中的商人、艺人还是军人,应该是他们合力将秦腔带到南阳大地上。秦腔落地,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一身兼有秦腔高亢激越、楚乐委婉清丽以及中原音乐平整规范,这才形成其“既激越又婉转”,柔美与壮美配合得妙不可言的宛梆。
  
    宛梆兴盛在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当时南阳各县民间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大唱宛梆,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高粱)地里喊乱弹”的民谣。宛梆班社数以百计,剧目有300多个,其中,以内乡夏馆镇富绅张珊创办的“公义班”影响最大。
  
    公义班创办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名角荟萃,箱具齐全,驰名豫鄂陕三省。有趣的是,立班之时,主要演员都是来自陕西的秦腔艺人。宛梆与秦腔之血脉相连可见一斑。
  
    “公义班”武丑王老四,手持双棒,上置一小簸箕鸡蛋,倒翻跟头后,鸡蛋保持如故。还有个演奸相的演员犟一头,戏太好了,卸装后行经街头,竟被众口责骂。
  
    “公义班”在赤眉乡人齐俊显任戏主之后,请来名演员王春生掌班,名红脸翟道三、名黑头杜林保相继加入,一时无人匹敌。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后期,战乱导致多数宛梆班社停办。至解放前夕,仅存内乡县“公义班”。
  
    需要指出的是,宛梆主奏乐器名叫大弦,乐器店买不到,由艺人们自制。大弦高一尺半,弦杆用檀木制作,里弦用牛筋,外弦用丝质老弦,共鸣箱用红椿木,中间挖成椭圆形,面板用薄桐木板黏合。演奏者必须戴指帽演奏,耗力相当于拉弓用力十公斤左右,一般人不易掌握。演奏技巧多以错、滑、打、拉、揉、颤、顿、切交替使用,因此它能演奏出如泣如诉、铿锵有力、宛如鸟鸣等各种情绪。演出时,大弦音和枣木梆音融为一体,形成特殊的“唧梆”之音,宛梆因此又名“唧唧梆”,这也是宛梆一大特色。
       
    表面繁荣前景堪忧
  
    张珊的“公义班”地位相当于京剧史上的“富连成”,名角辈出不断头。围绕它也有一些民间传说。
  
    有一次“公义班”巡演到湖北某地,当地恶霸扣了戏箱和艺人。在内乡的张珊骑马到湖北索要,要不回来只好回家。途中看见一座大桥,人困马乏他悲愁无计,躺到桥下休息。一叫花子路过此地,他原来常到张珊家讨吃的,如今已成花子头。他问清情况后,自告奋勇“搞定”。
  
    他集合众花子来到恶霸家,把宅院围了起来,指名要恶霸答话。恶霸弄清来意,怕事态扩大,连说:“发箱、发箱,放人!张珊的戏班惹不起。”自此后,南阳凡张姓供戏,都挂张珊“公义班”牌子。
  
    邓县人王春生,艺名生娃,十四岁学戏专攻花旦。他五官清秀,嗓音甜软圆润,出科后不管搭谁家戏班,都会成顶梁柱。他搭谁的戏班,谁的戏班就会火,21岁时被挂金牌子(这是解放前给演员的最高荣誉)。
  
    他吸收了大调曲子和汉剧唱腔旋律,巧妙运用卷舌音和花腔,唱腔清新。他的台步,较一般花旦步子大,优美大方。宛属各县流传着“想看生娃戏,多跑十里地。”“生娃喊一嗓,迷了八道岗。男人不下地,女人不烧汤。”
  
    据宛梆“非遗”传承人程建坤先生讲:“1956年,王春生赴郑汇演,和常香玉在一个舞台上先后演出,常香玉盛赞他:‘你要在省里,就超过我。你要在北京,就是梅兰芳’。”王春生因此被很多演员称为“南阳地区的梅兰芳”。
  
    宛梆著名花脸艺人杜林保成名之前,有一段难忘经历。
  
    1916年,杜林保在王春生的梆子班里跟班学戏,正遇上变嗓期,戏唱砸了。他离开戏班,回到邓县老家,跟油匠师傅学打油。打油时必须抡油锤,喊号子,才能做到锤落力重累不坏身子。他练着喊着,经过一年多,竟喊出了一道虎腔。于是重回戏班,一张口震台欲坠,连连数次满堂叫好,从此声震宛西。有人问他:“你嗓子怎么这样好?”他说:“我是在油锤上练出来的功夫。”他因此被称为“油锤花脸”。“老红脸”翟道三,也是邓县人,他真、假腔音量洪大,音韵宽厚,老百姓称他“震塌台”。他表情丰富,善使气色,在《闯幽州》中饰杨继业时,他咬牙抖须,满面紫红,两眼突出,眼睛通红,像冒火似的,令人印象深刻。
  
    宛梆较早的女演员赵兰英,南阳人称她“小坤角”。她甩花腔与众不同,运用吸气,发脑后音,听来更悠扬婉转。
  
    宛梆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位传承人,程建坤、周成顺和李建海。程建坤曾为100余部宛梆戏搞音乐设计,贡献突出。周成顺是剧团前任团长,2009年英年早逝,他先后在几十部传统和现代戏中担任主要角色,数次获省级和国家级奖励。李建海唱花脸,自如的拖腔独具宛梆花脸特色。他以演“包拯”著称,刻画人物唱做到位,充满激情,如在《化心丸》中,他以激越狂放的唱腔,怒不可遏的形体动作展现“闯宫救危”,活画出包拯刚烈正义的性格。他退休后,拖老残之躯几度办宛梆戏校,为剧团培养后继人才。
  
    与有些传统地方戏凋敝甚至灭绝相比,宛梆市场表现算得上佳。但繁荣表象并不意味命运的无忧。它的危机在于“宛梆唱腔独特,演出市场小;难学难唱,后继乏人;生于民间,少文人介入,没有条件促使它‘与时俱进’”。这是已故宛梆“非遗”传承人周成顺的中肯分析。【原标题:宛梆(河南)】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长城网 2011-11-20
0
下一条:民间“奇葩”锣鼓曲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