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原名守仁、号平庐、字彦堂,甲骨文研究专家,考古学家。1926年在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学院任职。董作宾知识渊博,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杰出建树,尤其对甲骨学与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是我国现代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5年,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以后,游学于位于开封的河南育才馆。获悉甲骨文出现,他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师从王国维,开始学习甲骨文,1925年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1926年受聘于河南中州大学文学院,192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次年入傅斯年创办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后旅居台湾。
在考古学方面,董作宾首次主持殷墟发掘,开启了中国现代田野考古的新时代,对我国近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有着重大的贡献。1928年至1937年殷墟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九次发掘,先后8次主持或者参加了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也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
董作宾还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1933年,他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创立了后来被长期使用的甲骨文断代体系的“十项标准”和“五期”说,被公认是中国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提倡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的结合,是殷商年代学研究的先驱。鉴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贡献,学界把他与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郭沫若(字鼎堂)一起合称为“甲骨四堂”,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