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城市文化基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路径,也是郑州的责任和担当。在万年人类文明史中,郑州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史前文化遗址规模庞大,文物珍品精彩绝伦,文化遗迹遗址星罗棋布,最早农业、城市、文字、天文历法、青铜诞生于此,是华夏文明根与脉的形成区域,也是“早期中国”的文化核心区域。通过加强对城市文化的挖掘、解读和阐释,梳理城市文化脉络,挖掘文化的深厚底蕴,讲好郑州故事,有助于为城市文化繁荣提供丰富理论支撑,为文化宣传普及提供优质内容,全面支撑和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
一、文化基因***的内涵与对象
文化基因是相对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是文化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包括文化建筑、技能、技艺、文艺、器物等,蕴含着人类的信仰、价值、习惯和思想,存储着文化的形态、信息、规则和机制,是文化形成、生长、成熟和生产的法则及秩序。文化的形成、传承、发展与文化基因密不可分,并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中繁衍、复刻、传递和改写,影响着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构建起共有价值、信仰、观念和制度,演绎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抽象、深邃性、久远性等特征,决定了其难以被普遍认识和清晰把握,需要进行机制***、通俗表达和传承传播。文化基因***就是讲清楚郑州有哪些文化,文化蕴含的思想、精神、要素、规则,具有的历史地位、贡献和价值,以及传承、传播和弘扬的路径等。为此,首先需要明确***对象。一是文化遗迹遗产。包括代表“早期中国”的大遗址资源,以及出土的文物、遗产资源;各历史时期的建筑、工艺、壁画、墓葬、青铜器,以及名人、事件和典籍等;展现人类信仰的哲学观、民俗、神话、传说,以及宗教、礼治、信仰等。二是文化史。包括城市史、建筑史、科技史、文明史、交通史等,以及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通史。三是文化类型。包括黄河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少林文化、中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以及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文化、秦汉文化等历史时期文化。
其次,把握文化基因***的内容。一是文化的构件。指文化基因本身的结构,包括文化遗址遗迹的要件、组织、元素等,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属性、禀赋等。二是文化遗产的隐喻。指遗迹遗产容纳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包括文化遗产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发挥的独特功能、具有的历史地位,以及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联系、制度规则等关系。三是文化生产、转化、传递的逻辑和机制。讲清楚文化形成、生产的动力结构,分析文化传播、传导和复刻的逻辑,说明万年文明史、五千年文明不断裂的要义,以及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绵延不息的精髓。
二、文化基因***的意义与目标
1.充分认识文化基因***的意义
推动文化基因***,是深挖城市记忆、厚植文化根基、塑造认同基础、追寻文明根源的重要方式,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的迫切需要。新时代下,面对新的发展格局,郑州正在努力探索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构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模式,这也给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重大课题。实施文化基因***,科学回答和研究这些课题,对于形成郑州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贯彻和落实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文化基因***,是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增强文化意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郑州贡献的重要选择。郑州城市历史悠久,从史前文化到当代文化,文化类型众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是人类文明的荟萃地,文化资源丰富且厚重。通过梳理历史文化资源,解读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要义,有助于找准郑州在华夏文明中的历史定位,丰富郑州城市的文化精神,增强城市的文化韵味,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作出郑州贡献。
2.明确文化基因***的思路与目标
文化基因***需要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的重大理论、现实课题和文明探源、文脉梳理、文化传承为主攻方向,以省会学科资源和学术平台为基础,以项目扶持为载体,调动全省各方力量,梳理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挖掘郑州文化的深厚底蕴,总结郑州城市发展的经验,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形成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通过文化基因的***、文化史的整理、文化的传播,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为充实和提高群众的文化理论知识提供精神产品,为关心郑州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提供了解郑州的文化窗口。
文化基因***是长期持续的系统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结合“郑州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郑州社科调研课题”“文艺精品扶持计划”等,分阶段制定研究目标、研究领域和重点任务,按照计划逐步推出理论成果、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成果既要包括早期人类文明遗址遗迹、文化名人、文化思想等内容研究,也要涵盖当代文化研究、现代文化产业研究等。在表现形式上,以专著、丛书、论文、影视、文艺等多种形式呈现,全面系统的对郑州文化进行解读、转化、传播和弘扬。所有成果要具有权威性,理论研究要能够在国内外形成较强影响力,政策研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传播性成果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三、文化基因***的机制及路径
1.创新文化基因***的机制
文化基因***是综合性工程,要有多元化的推动方式和完善的机制,对文化进行深度、系统和全面的解析。一是开展多方位的***。围绕郑州特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表现形态与特征、地域特征与周边影响、当代价值等进行阐释解读,探索文化的优秀基因,推动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对仰韶时期陶器原料、器型、用途、烧制技术等的揭示,对杜甫的作品、生平、思想、人生观的梳理,对嵩山文化的遗址、价值、思想等进行解析,全景呈现文化遗产蕴含的秩序和规则。二是构建郑州文化基因库。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登记,摸清文化基本情况。筛选文化元素,制定文化元素分类标准,列出文化元素清单。编制文化基因***报告,建立文化基因数据库,为文化研究、宣传和转化提供载体支撑。三是构建文化基因***机制。构建学科融合机制,推动考古、历史、文学、传播等学科的融合研究,实现多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构建文化基因转化利用机制,把***的基因、提炼的元素,运用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旅文创融合等领域,加强多种文化基因的集成运用,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明晰文化基因***的路径
推动文化基因***,需要有清晰的路径,以引导文化研究、转化和传承的有序开展。一是准确定位***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的指导地位,确立***方向、主题、思路和任务,立足郑州实际,瞄准郑州任务,为文化传承弘扬和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二是系统谋划运作。充分考虑***的原则和思路,通盘制定***的目标、措施和方法,分解和规划各项任务,整体管理***项目,科学评价***成果。三是整合***资源。整合省会文化研究、文化企业、文艺创作等领域的资源,统筹各类文化科研项目、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借助知名专家、文创人才、文艺人才的力量,整体性推进文化基因***工作。四是推出文化***精品成果。通过项目形式支持各类人才、机构,研发形成一批精品文化***成果,成果要有权威性、可读性、传播性,有效发挥文化传承、资政育人和文化建设的作用。
3.创新文化基因***的表达形式
在城市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不断深挖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基因***的传播方式,增强城市文化的可辨度,打造新时代的文化高地。一是推动理论研究创新。以项目制的形式,依托文化名家、社科专家等,组建科研团队,深化对早期中国、文明探源等问题的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科研论文、调研报告。广泛开展“郑州文化研究”内涵挖掘、普及宣传、学术交流等工作,实施“城市记忆”***,整理老字号、文化建筑、手工技艺等人文技艺,书写好文物中的郑州、典籍中的郑州。二是深化考古科研创新。加强对裴李岗遗址、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王城岗遗址、花地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的考古研究及资料整理,搭建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更好地探索古代文明、认识华夏历史、指导现实生活。积极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展示体系,展示文物的价值、特色及蕴含丰富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全方位增强博物馆藏品的辨识度和独特性。三是促进文化产品创新。增强基因***的产品转化能力,将郑州厚重的历史文脉融入文创产品中,形成文学、音乐、影视、动漫、游戏、书法等文创精品。加强对仰韶文化、夏商文化、嵩山文化、黄河文化的研究,强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的文化产品创作,打造“郑州设计”“郑产动漫”“郑派影视”等品牌。四是推动传播方式创新。对文化基因***成果,应通过各级各类新媒体广泛推介宣传,探索云宣讲、云展览等新模式,提升对郑州历史文化的关注度,培育推介郑州文化的热情。(刘涛,作者系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