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一种发展境界。
如今,乡村的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减少甚至消亡,如何珍视非遗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成为一个重要历史课题。在湘赣调研中,记者走近这些乡村非遗和它们的传承人,触摸时代留下的最深最远的印记,感受朴素与执着的“匠人精神”。
一纸馨香寄乡愁
潺潺的溪水,静默的农房,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的古山造纸坊显得与世隔绝又温柔惬意。
今年50岁的黄隆根是古山造纸坊的主人。山路旁的土房,既是住处也是工坊。记者到现场采访时黄隆根正在工作,他手持大纸帘在装满纸浆的纸槽中摇晃三四下,然后取出沾满竹浆的纸帘,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这样的动作,他从清晨5点起床到上午10点已重复了600多次。
一张贡纸的制造工序有120多道,从上山砍嫩竹,到劈竹片、担竹麻、踩竹麻、上帘床,最后焙干、齐纸、打捆成担,每一步都需要心定、神静。目前能完成120多道工序的只剩下黄隆根一家了。
起于宋元、兴于清康熙年间的古山贡纸曾在乾隆年间被称为“贡纸”,去年被列为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从17岁开始,黄隆根便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这门古老的纯手工造纸技术,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五代。在这样的山乡里,每天早晨5点起床,触摸浆水,看贡纸诞生,听溪水长流……日复一日,黄师傅的生活简单而丰厚。
他笑着给记者讲述贡纸的荣光与失落——
清末民初,张坊纸业兴盛,有很多商号。1931年,唐三祥、唐智祥纸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斩获金、银奖。古山贡纸随后成为免检产品。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张坊镇造纸的人家变少了。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原先还有三四户做贡纸,如今只剩下一家,单靠贡纸难以给予村民所期待的富裕。
“你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吗?”
面对记者的问题,黄隆根坚定地相信“不会”。
每年放假,上大学的孩子都会回家。“儿子喜欢做贡纸。村民们也有在学习手艺的。”黄隆根说。5年前,每刀贡纸价格为100元,去年已涨到200元,这也让黄隆根一家六口的年收入从5年前的三四万元涨到八万元左右。
沿着土房旁的山路,黄隆根的父亲王鲁生带记者去看制纸的其他工序。他向我们介绍“打格”的过程——笋竹整理成约3米长的竹条,然后引来山中泉水,让泉水浇在竹堆上。随着泉水的浸入,3个月后,笋竹经过腐化只剩下壳和丝,因为富含竹纤维,被称作竹麻。这些细致入微的工序,70多岁的王鲁生已经重复了60多年,不为外撼,不以物移,眉宇之间朗若清风。
一生只为一布
3月29日,湖南浏阳高坪镇,红褐色的泥土中,一种不起眼的植物悄然萌芽,当地人知道,这是刚落土两个月的苎麻。
在镇上另一头的太坪村,那些成熟的苎麻正被村民谭智祥用纯手工的方式做成一匹匹色泽沉着典雅、质地朴素纯粹的夏布。
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夏布,如今51岁的谭智祥是浏阳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夏布传承人,也是夏布技艺的第四代传人。
“打麻、绩麻、浆纱、织布……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谭智祥说。黑色的梭子在他手中起舞,把经线和纬线连接起来,织成普通布、罗纹布、提花布。他每天五六点就起来做工,要完成纯手工的麻线纺织夏布,一天才能织一到两米。
浏阳夏布在清光绪年间开始远渡海外,销往日本、朝鲜以及南洋等地。巅峰时期的浏阳夏布,曾有一年出现“出口达485万担,价值近百万”的盛况。
然而,目前纯手工纺织的这种品质最优的夏布,市场价格仅1000元一匹,普通的夏布则为300元一匹。“日本经销商曾给我拿来一个日本制造的书包,这个包用布也就一尺多,能卖到900元。”谭智祥说。
为传承夏布工艺,浏阳市有关部门和高坪镇政府决定牵头组织起村里几家夏布纺织户,成立夏布生产工艺传承保护协会,并建立浏阳夏布文化展示中心。
2015年7月21日,谭智祥收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聘书,被邀请到学校当特聘教授,这位织了35年夏布的地道农民正式走进课堂、走上了讲台。
在他的感染下,仍在高中就读的女儿立志未来报考北京服装学院,传承夏布工艺。
一把油纸伞的守候
烟雨江南,墨色浸染。
江西省婺源县甲路村,这里的一切都与一把伞有关。
甲路纸伞是婺源传统名牌产品,早在明清时期,就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1936年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可见当年之盛。
近代以来,受机械制造雨伞的影响,以及油纸伞做工较繁杂、价格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油纸伞日益淡出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甲路原有的油纸伞作坊几乎全部消失。
在乡文化站当站长的油纸伞省级非遗传承人戴根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抢救的资金在哪里?戴根盛向乡党委书记汇报,从乡里借到5000元启动资金,有了启动资金,戴根盛组织3名油纸伞老艺人,日夜加班赶制了500把伞。
戴根盛带着三个师傅,扛着油纸伞辗转在陌生的杭州西湖向人推销,终于有一个卖竹制品的店家愿意代销。杭州的销售根据地建立之后,他又带着员工转战苏州等旅游城市,销售范围逐渐扩大,名气也越做越响。
晒伞架、上伞杆、打小孔、装伞楗、绕伞边、裱伞布、糊伞边、收伞卷、画伞、刷桐油、穿伞线……每一把油纸伞要经过100多道工序才可制作完成。
甲路油纸伞的复活,拉动了一方经济。如今的甲路,家家户户都和油纸伞密切联系在一起。年轻些的,在厂里学习技艺,绘画装裱;年长些的,在家里也不闲着,选材、锯竹、劈条、削骨,然后再把这些半成品送到厂里继续加工制作。
仅2012年一年,制伞厂就生产了30多万把油纸伞,产值超过了300万元。很多员工在学得甲路纸伞制作工艺后,又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制伞。对此,戴根盛、戴开祥两位油纸伞技艺传承人非常欣慰,“最高兴的还是甲路纸伞这一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李慧 冯蕾 龙军 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