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王志成在修复青铜器
一件2600多岁的青铜鼎,在2013年被考古学家从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里发掘出来时,已经严重损坏、锈蚀和变形,厚厚的土锈不仅覆盖了它精细的花纹,也破坏了它优美的身姿,但经文物修复师的“精细手术”,这件青铜鼎神奇地复活了,矗立在橱窗中,春秋特色的青铜纹样,厚重又大气,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文明。
不只是青铜鼎,在24日开展的《匠心神韵——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上,清代蟒、书画、明鲁王的家具以及汉代竹简等58件(套)文物,经过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精湛修复,焕然一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文物医生”妙手回春
3000年前的青铜器复活
如果不知道这些“修旧如旧”的青铜器、古代服饰、家具和书画是修复品,参观者可能会感叹几百年前甚至3000多年前的历史文物竟然会保存得如此完美。其实,此次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离不开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在展馆的一角,山东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王志成向参观者展示了复杂又严谨的文物修复场景——他趴在一张摆满各种工具、药水、吸尘器、打磨机的工作台上,手拿医用手术刀,戴着护眼镜,胳膊里搂着一件前不久在兰陵出土的商代青铜尊,小心翼翼地打磨着铜锈。如柳叶一样的手术刀,一点点地切下肉眼几乎看不到的铜锈,几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过完成小小的一点面积。在不久的将来,这场妙手回春的拯救,可以让一件拥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器恢复它原来的风采。
负责讲解的山东博物馆文保部文物修复师黄瀚东告诉记者,“一件青铜器的修复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这尊青铜器的修复其实已经进入了后半阶段。它刚出土的时候被锈蚀得很严重,尊的边沿和器身也有很大的缺损。之前我们已经用铜把它补配完整了。现在是清除有害锈阶段,锈清理完了,会涂上特殊化学药品防止它继续被锈蚀,然后再做封护和做旧工作,让它基本与空气隔绝,保护尊的铜质。”
“文物保护修复的目的是延缓其被腐蚀。即便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也达不到完全保护青铜器不继续锈蚀的水平,但可以用科技手段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延长它的寿命。”黄瀚东称,山东目前亟待修复的锈蚀、破损的青铜器非常多,目前紧急拯救的都是经国家认定和批准的文物。
每件被修复的宝贝
都渗透“工匠精神”
该展览共展出58套文物,全部都是文物修复师运用多种修复技艺复活的。其中,青铜器大多出土于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薛国故城的发掘工作中,而服饰文物则多是清朝官衣、朝服、蟒袍等珍品;最引人瞩目的则是银雀山汉墓简牍,经过修复性保护,这些简牍上的文字清晰可见,从明鲁王朱檀墓中发掘出来的家具和木佣也以崭新面貌示人。
从展出来看,大多数青铜器在出土时已经破碎、锈蚀、变形和缺块,经过我省文物修复师的矫形、焊接、粘接等,最终将它们复原成功。相比青铜器修复的复杂,明清流传下来的服饰修复也是一项繁杂工作。山东博物馆文保部修复师庄萍修复的二级文物——明代官服赤罗朝服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修补破损的衣服时,庄萍需要自己找丝线,自己染线,然后再一点点地缝补,顺利的时候一天仅能补1角硬币那么大的面积。“每一件服饰的修复,难度都很大,而且受损程度不一样,面料也不一样,每一次修复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文物“活了”
就可能是国宝
其实,近年来我省文物系统在不断加大文物修复力度,但全省馆藏文物中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物受保存条件等方面限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濒危文物总数接近150万件。此外,考古发掘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考古标本,而且每年在以近万件的速度增加。
为摆脱文物修复困境,我省于2015年成立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建设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此次展览开展之际,我省又聘请了全国文物科技保护领域的十位顶尖专家周宝中、李化元、吴顺清、马清林、铁付德、潘路、吴来明、周铁、马涛、赵西晨,作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51名工作在我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一线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为首批“山东省文物修复师”。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化元是此次受聘的咨询专家之一。他称,文物修复的最大意义就是保护它的价值,让它产生社会效益。“一件文物有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如果文物不修好,就是一堆铁锈,无法体现它们的价值,一件文物修好了,就可以在社会上展出,或者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成为我们的国宝,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
已有 0 条跟帖 |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