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敦煌文献回归的新时代

2015/9/15 16:53:32 点击数: 【字体:

    韩春平

    今年,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在莫高窟签署合作协议,法方拟向敦煌研究院赠送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副本,无偿提供给非商业化应用。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海外敦煌文献将首次以高清晰数字彩色图像形式实现虚拟回归,文献回归跨入新的时代。

    百年回归梦

    自1907年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前来莫高窟劫取敦煌文献之后,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奥登堡等闻风而至,纷纷打着考察旗号趁火打劫,很快6万余件敦煌文献大半被劫掠而去。敦煌文献惨遭浩劫,使国人扼腕慨叹。如何让流失文献回归故土,从此成了国人心中一个沉痛的梦想、一个100多年难以完全实现的期盼。

    从文献流失海外伊始,我国学者就没有一刻停止为文献回归而付出努力。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学者远涉重洋前往英、法等国,主要通过抄录方式让文献回归故土。刘复、王重民、姜亮夫、王庆菽等都曾在抄录文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文献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尽管相关抄录成果堪称丰富,但是与数以万计的流失文献总量相比,毕竟只是九牛一毛。

    与抄录相比,摄影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无纰漏、能逼真反映载体面貌等优点,因而是文献回归的理想方式。早期的摄影文献数量非常有限,质量普遍偏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中、法三国的主要藏品先后被摄制成缩微胶卷并相互交换使用。但是缩微胶卷阅读极为不便,并且拷贝昂贵,典藏极少,难于共享。到了80年代,台湾学者黄永武将既有的三国藏品胶卷影印为140册大型图录《敦煌宝藏》;90年代以来,不仅英、法藏品有了重拍精印本,俄藏文献影印图录也首次出版。这样,流失文献借助缩微胶卷和图录拓宽了回归之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者的研究工作。

    由于缩微胶卷、影印图录等摄影作品基本都是黑白图像,且不少作品品相低劣,既有作品又均未涵盖海外各收藏地全部藏品,因此文献的回归仍然不尽人意。进入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技术设施可以轻松采集和共享流失文献的数字图像,由此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献回归方式虚拟回归。只是从敦煌文献20多年的数字化历程来看,虚拟回归之路依旧道阻且长,过去国内相关数据库大都只有文献的低像素黑白图像,多国合作的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虽然不断上传海外藏品的高清彩图,但开发严重滞后,中国学者拥有开发优势却爱莫能助。不过在今天,这一窘况正在走向终结。

    为虚拟回归开新路

    实现敦煌文献高清彩图的虚拟回归,是数字化时代国人对文献虚拟回归的最大愿望。本次法藏敦煌文献高清彩图的虚拟回归,是敦煌研究院领导和员工努力付出的结果,与法方的谈判和签字仪式就是在院长王旭东积极推动和亲自参与下实现的。王旭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把与法国的合作作为模式,应用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之中,并准备于下半年赴英国洽谈合作事宜。尽管海外敦煌文献藏量较多,藏地分散,完成虚拟回归的后续任务殊非易事,但是王旭东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精心的准备。

    近20年来,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一直致力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和虚拟回归,不过实现文献高清彩图的回归却长期停留在理想层面。2012年,马德作为首席专家组织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获批立项,这是国内基于敦煌文献所资助的最高级别的数字化项目。立项以来,马德多次表示,项目组应该充分做好建库工作,并以敦煌遗书数据库为依托,积极准备与海外敦煌文献收藏单位开展合作,或争取共享海外藏品的高清彩图,最终将流散在海内外各地的文献高清彩图全部收入数据库加以开发。今年4月,他从兰州赶往敦煌出席中法双方合作谈判,不久就传出了签署协议的好消息。

    超越回归

    近年以来,我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流失海外古籍文献的回归工程,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甘肃省人大今年5月制定的《敦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更是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以回购、受赠等形式参与海内外流失流散文物保护工作,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敦煌文献的实物回归。实物回归可以复原文献固有的文化信息链,恢复文物生态的完整性,并在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能实现实物回归之时,通过虚拟回归获得文献的高清彩图,其意义也非同寻常。我们无须掩饰对敦煌文献实物回归的愿望,但今天我们需要以更加开阔的眼界,超越回归来看待回归、回归的意义,只有超越回归才能看得更加分明。不论实物回归还是虚拟回归,回归都不是最终目的,它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起点。做好回归后的工作,才能在文献回归的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

    对于回归后的敦煌文献,首先不应以追求藏量为目的,更不应该因为藏量的增加而遽自矜大,否则将走向回归的反面。必须清楚,即便是实物回归,也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共享,进行中外合作开发。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协议也明确约定:双方今后将围绕文献的数字化和学术交流等开展有关人员培训、访问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这无疑是对回归的准确定位。其次就虚拟回归的文献数字化副本而言,不能存储于服务器了事,而应该在进行数据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深度挖潜,使数据库提升为知识库,因为不是“数字化+数据库”, 而是“数据化+知识库”,才是虚拟回归的下一个目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