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沧桑
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日前揭晓,80个上榜村落中洛阳占了5个。这5个村落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又凭着怎样的魅力光荣上榜。自即日起,请跟随记者探究的脚步,走进这些村落,走进梦想和乡愁……
“村子以前对外称‘皮家坡’,现在对外称‘皮坡’,但我们还是习惯用方言叫‘瓢泼’。相传,当年刘秀被王莽追赶,逃命到此,情势十分危急,多亏老天有眼,突然降下瓢泼大雨,刘秀才幸免于难……”
皮坡村党支部书记宁治修陪着记者在村里边走边聊,聊得人更加好奇。
皮坡,洛宁县罗岭乡下属行政村,距洛宁县城35公里、罗岭乡政府6公里,下辖10多个自然村,其中川字沟村是全村“传统”的集中展现地。
破败的百年老院
1 卢家踪迹何处寻
川字沟村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宁家老院和刘家老院。
宁家老院门前,有一口老井、一棵老皂角树,加上老院、老房,当地人给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四老”。
老院沧桑,地上青苔苍苍;老房质朴,时光仿佛倒流;老井古拙,井壁上长满绿植;老皂角树呢,虬枝铁干,根若游龙,“碧丛丛,高插天”,连村里最老的人都说不出它的来历和树龄。
20世纪初,宁家老院和刘家老院都属于一户姓卢的人家。
关于卢家的来龙去脉,没有村民能说得清楚。将众人极其片段的记忆凑在一起,仅可勾勒出一个大概:卢家是大户,但人丁不旺,加上后来有子孙吸大烟,家道逐渐凋零,到最后只得卖房卖地。
一块残碑搭在老井的井口上,可惜年代久远,又经踩踏,碑上文字模糊难辨,只有“卢公”“洛西望族也,世有令德”等字尚算清晰。
皮坡村是省级传统村落,要增加其文化内涵,“洛西望族”卢家的故事值得一挖。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 宁家老院的变迁
宁家老院里,现在住着四户人家。
宁英武是老院临街房的拥有者,“当年卢家卖房,我家老辈人买下了这一座,买时西厢房已经没了,现在的西厢房是后来盖的。上房也很破烂,返修了一次才能住人。后来,房子因历史原因被分给了其他农户,我们家就搬到院子后面的窑洞住。有一年下大雨,窑洞塌了,一家人无处可住,正好在原来我们家临街房住的乡亲不想住了,他觉得房子一头大一头小不吉利,我们就将临街房买下,又搬了回来”。
上房和西厢房都没人。
在东厢房里,60岁的宁保民正在做饭,他是东厢房的房主。
“这房子是从胡家人手中买来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三四十年了。”宁保民耳朵有点儿背,为人热情、真诚,让人感动。他的老伴儿去世了,儿子结婚后也搬了出去,他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并不觉得寂寞。
老皂角树根若游龙
3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从宁家老院出来,我们走向当年卢家大院的另一部分,即现在的刘家老院。
61岁的张爱玲是老院的女主人,但她不是刘家人,其夫家姓韩。20多年前,在外工作的刘家后人将院子卖给了韩家。
说起刘家,包括张爱玲在内的一群乡亲聚集过来,纷纷夸赞已经去世的刘洪杰医生。
“听老辈人说,他年轻时去地里干活,天上飞过一架飞机,从飞机上掉下来两箱子钱。他用这钱买了个连长职位,去山东当兵了。”
“后来,他不当兵了,回来买了卢家的房子,自学医术。听说他因为有病让医生看,医生不给看,他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学医。”
“日本人打过来时,要他带路到卢氏,他佯装答应,走到半路瞅个机会就跑了。他当过兵,老日撵不上他。”
“老人家医术高、医德好,外出看病都是随身带着干粮,从不在病人家吃饭。穷人到他家看病,他管吃管喝,看病还不要钱。有一个精神病人,在他家吃住了一个多月,他愣是给治好了。”
…………
刘家老院门前的地上,有一块残存的碑帽,拂去轻尘,上面几行大字苍劲有力:“佛山苍苍,洛水洋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文字赞颂的,是不是刘洪杰老先生呢?
川字沟村不大,也就百十口人,但这里的乡亲很会制造气氛。村里最显眼处的一面墙上,绘着一幅美丽的宣传画,画面上青山绿水、小桥人家,还有金黄的玉米、满是黄叶的大树、辛勤劳作的农人……引人注目的还有画面右上方的题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中的“山”“水”“乡愁”被施以重墨,十分显眼。
是啊,山、水、乡愁,不正是皮坡村最优秀的“传统”?不正是老天赐予的最好礼物?